beat365

動态新聞

通知公告 更多…
【系列解讀·一】孟天廣: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 強化城市治理質效

2024-09-20

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強化城市治理質效

孟天廣

(社科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确提出,要提高市域社會治理能力,強化市民熱線等公共服務平台功能,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态化推進機制。這一重要部署為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明确的發展方向。自2018年以來,北京市持續推進“接訴即辦”改革,從“吹哨報到”到“接訴即辦”,再深化到“主動治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首都樣闆”,以首善之治落實“強國之治”。“接訴即辦”改革不隻是公共服務機制改革,更是實現黨的群衆路線的生動實踐,是對市域社會治理效能的有力檢驗。

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市域治理精準化。随着以市場化、城鎮化、數字化為核心的“三化疊加”的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市民需求日益多元化、複雜化,如何通過高效的公共服務平台滿足市民需求成為市域社會治理的重要課題。北京“接訴即辦”改革以提升市民服務效能為目标,強化市民熱線等公共服務平台功能,打通了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通過構建市、區、街鄉三級響應機制,建立健全市民訴求響應的閉環管理體系,将市民的急難愁盼作為治理工作的重心,切實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實現了市域社會治理的精準化。

以數據驅動助力市域治理敏捷化。北京市“接訴即辦”改革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鍊等信息技術,深度挖掘市民訴求數據富礦,通過數據穿透、時空穿梭和顆粒縮放的方式對市民訴求數據進行精準感知、精細分析、系統處理和深度理解,分類分場景主動、靈活、快速回應民生訴求,強化訴求數據的動态監測和分析研判,構建穩定性與靈活性兼具的“感知-回應-預警”多重敏捷治理機制,實現精準發力、靶向治理。這種數據驅動的治理模式,既提升了複雜化問題的解決效率,又增強了政府對社會動态的感知和預判能力,為市域社會治理的敏捷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高效優辦推動市域治理協同化。通過整合市域範圍内的政務資源,北京市政府建立了跨部門、跨層級的協調平台,在訴求受理後,12345熱線平台能夠迅速調動相關部門進行處理,打破了傳統的“條塊分割”治理模式,實現了“多地、多窗、多次”辦事模式向“一網通辦”的轉變。此外,北京“接訴即辦”改革還通過“每月一題”、“治理類街鄉鎮”等專項治理行動,在“個案處理”的基礎上深入剖析問題的本質,對高頻共性難點問題實施場景化治理,探索城市“類案治理”邏輯,為市域社會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制度創新促進市域治理高效化。北京市在改革過程中逐步形成一套系統化制度創新,以統一受理、派單辦理、全面接訴、首接負責、限時必答的閉環聯動流程優化12345熱線辦事機制,精準快速感知民意民情并予以回應,确保每一項訴求都能“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時,通過設置明确的考評指标和考評周期,将市民的反饋意見納入各級政府部門的日常工作考核之中,壓實基層責任,并輔以獎懲機制激發工作人員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市域治理正反饋機制,為市域治理效能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提高市域社會治理能力,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提升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北京市“接訴即辦”改革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機制,通過強化市民熱線等公共服務平台功能,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态化推進機制,努力實現政務服務從“被動反應”向“主動服務”的轉變,從而為人民群衆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助力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