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動态新聞

通知公告 更多…
米佳:李老師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财富,是一套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思想方法

2023-12-25

悼念李強老師

米佳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副指揮,和田地區行署副專員,時任北京市海澱區清河街道黨工委書記)

驚悉beat365社會學家李強老師仙逝,不勝驚愕悲痛。追憶與李老師的相處時光,思念感懷無盡。

與李強老師的初次結識是2016年,那時他已帶領團隊在清河地區開展“新清河實驗”兩年有餘,走街串巷、座談協商,卓有成效。這既是80多年前老一輩社會學家探索鄉村治理模式的使命延續,更是破解當下基層社會治理難題的勇敢擔當。

從2016到2021的幾年,我已經記不清與李老師開過多少次會,通過多少次電話,他待人平易和藹叫人如沐春風,他看問題睿智深邃讓人醍醐灌頂,他梳理曆史脈絡信手拈來如數家珍。李老師最打動人的,是他堅持研究社會“真”問題和學術研究要真正服務人民的價值理念。

研究基層治理,需要深沉的為民情懷。李老師關心着每一類社會群體,他們的權益是否有機制來保護,他們的意見是否有渠道去表達,他們是否有參與社會治理的平台。李老師的研究實踐中,既處處透露出對個體的尊重關懷,又閃耀着對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的捍衛。

研究基層治理,需要腳踏實地的精神。李老師雖然著作等身,但他從不拘泥于書本上的理論,而是堅持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他帶領團隊深入調研,将清河的大小社區分成若幹類别,并因地制宜找出切入口,量身設計治理方案。從議事委員的廣泛推選,到參與式公共空間規劃;從老樓加裝電梯,到物業管理“四方機制”……“新清河實驗”在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中豐富發展,“清華老師”的口碑也在百姓心中一步步樹立。

研究基層治理,需要百折不撓的品質。“新清河實驗”伊始,海澱區曾有意提供條件更好的地區作為“實驗田”,但李老師堅持要在情況複雜、基礎薄弱的清河地區開展,為的是讓工作成果更具普遍性、可推廣性。社會治理需要政府、社會、市場的同向發力,但改變思想觀念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新清河實驗”的探索之路也面對過諸多分歧、幹擾、阻礙。李老師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面向政府官員、基層幹部、居民群衆,锲而不舍地宣介他的善治理想,身體力行地向世人闡釋先驅者的負重前行。

告慰逝者最好的方式,大概就是延續他未盡的事業。如今,李老師也許可以含笑九泉,因為他的著作必将成為曆史的豐碑,他的弟子已成長為中流砥柱,他的思想已廣為傳播,“清河實驗”也已蝶變為“清河實踐”。李老師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财富,是一套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思想方法,是讓大家都過上幸福生活的價值追求,将引領我們在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路上孜孜奮鬥。

李強老師千古!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