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動态新聞

通知公告 更多…
彭凱平:黨的二十大報告所傳遞的心理力量

2022-11-07

黨的二十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标任務和大政方針,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

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為黨和國家事業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為我們黨繼續帶領億萬人民團結奮鬥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礎,為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更為關鍵的是,在前進道路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為全體中華兒女注入了極大的信心。

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大報告需要多個層次、多個角度、多個方面的學習,這裡,我從黨的二十大所傳遞的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心理力量角度來做一切思考。

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提到的十二個關鍵之“心”

統觀黨的二十大報告,我們發現,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多次提到了與“心”有關的詞彙。并且,這些“心”詞彙無一不是報告中的關鍵詞,大緻總結主要有十二個“心”。

1.中心

黨的中心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以人民為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2.民心

人民之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暖民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衆、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着力解決好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3.初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于鬥争、善于鬥争,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爛的華章。”

4.核心

堅強領導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走過百年奮鬥曆程的中國共産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衆組織力、社會号召力顯著增強,黨同人民群衆始終保持血肉聯系,中國共産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曆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内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堅持國家核心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面對國際局勢急劇變化,特别是面對外部訛詐、遏制、封鎖、極限施壓,我們堅持國家利益為重、國内政治優先,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鬥争精神,展示不畏強權的堅定意志,在鬥争中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

5.重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最重大的理論貢獻之一,就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所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理念藍圖。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從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6.信心

堅定信心、同心同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幹、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

7.決心

堅強決心

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堅定的意志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掃黑除惡專項鬥争取得階段性成果,有力應對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平安中國建設邁向更高水平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重要的一項内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面對‘台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幹涉台灣事務的嚴重挑釁,我們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幹涉重大鬥争,展示了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台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

實現祖國統一是全世界中華兒女最大的心願與共同的期盼,總書記在報告中的話铿锵有力的傳遞出黨和國家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中華民族核心利益的堅強決心。

8.齊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要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海内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人心齊、泰山移,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道路上,黨領導的全國各族人民、各條戰線的工作者們,一路披荊斬棘、砥砺前行,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曆史。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這是黨經過長期革命鬥争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得出的真知灼見。

9.向心

堅定黨的領導,堅決維護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最寶貴的經驗,黨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向心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共産黨已走過百年奮鬥曆程。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功業,緻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于鬥争、善于鬥争,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還強調,“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提出和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各項工作。”這是保證黨的向心力的核心價值主張。

10.知心、11.熱心、12.暖心

青年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黨的二十大報告用連續的三個“心”體現了對青年的培養與教育之于民族複興的重大責任的特别重視。

青年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衆的引路人。

教育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專門用一節内容來強調“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重要性。總書記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着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深刻體會新時代的“心”力量

1、黨的二十大報告傳遞心理力量的邏輯理解。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傳遞的十二個心理力量,是有邏輯、有層次的。民心為基礎、初心為保證、決定與信心為支撐、核心與重心為支柱,這樣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廈根基才穩、結構才實。在這樣夯實的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夠把各項中心工作做好,把齊心、向心、知心、暖心的工作做實。

20221024-關鍵之心-1-1-2.jpg

2、黨的二十大報告傳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使命任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戰略部署,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等都是以人民為中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切實關心人民的核心利益、民心民意民情,做人民的知心人、暖心人、主心骨,這是中國共産黨最重要的“初心”。

3、黨的二十大報告傳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奮鬥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任務,這些任務的實現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奮鬥,也必将經受無數的考驗。要實現這些任務,需要的是堅定的信心、堅強的領導、堅實的組織與堅持不懈的精神。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我們能夠十分清晰的看到要堅定信心、堅強領導核心、同心同德的具體要求。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離不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奮鬥精神。

4、黨的二十大報告傳遞“中華心、中國夢”的偉大感召力量。

為何如此強調團結、鼓勵團結?因為這是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創造曆史的無數個奮鬥與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真知灼見,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複興最重要的勝利保障。隻有團結才有力量,隻有團結才能勝利,隻有團結才能保持長盛不衰與長治久安,隻有團結才能保證全世界中華兒女的尊嚴與發展,隻有團結才是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戰勝一切困難、實現一切任務的最強大的力量。這是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與民族心理的強大力量,是實現一切夢想的源泉。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