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動态新聞

通知公告 更多…
社科學院師生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并熱議報告

2022-10-17

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社科學院黨委組織院黨委委員、班子成員、支部書記、師生代表在明齋337黨員之家,集中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其他黨員、積極分子、師生員工在不同地方以線上或線下的方式認真聆聽、學習、熱議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

院黨委書記、經濟所劉濤雄教授在開幕會後表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指明了前進方向,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報告明确提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産黨的使命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标志着中國共産黨在領導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現代化上更加自信,更為主動。中國式現代化提出了大量哲學社會科學問題,也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創造了巨大機遇,我們廣大社科工作者應該乘勢而上,切實将學問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創建中國理論,貢獻中國智慧而不懈努力。

新時代以來的十年,也是社科學院成立以來的十年。這十年全院師生齊心奮鬥,在立德樹人、學術創新、服務國家社會等各方面都交出了優秀答卷。院黨委和全院師生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質量意識、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協同意識、規矩意識和紀律意識,紮根中國大地努力開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科學的“清華學派”的新局面,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國關系趙可金教授認為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路線圖。總體來看,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立意高遠又腳踏實地,奮發有為又穩妥平衡,是一份對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都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綱領性文獻。報告的總結構呈現出積極平衡、統籌兼顧的特點,既直面重大問題,又統籌各方面各領域各層次的工作,點面結合,是一份比較穩妥和成熟的報告,标志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成熟,閃耀着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輝。報告的總基調充滿了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戰略風格呈現出自信從容和積極平衡的特點,标志着中國共産黨已經成長為一個成熟而強大的現代化政黨。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提出了一份完整的中國方案,明确了十二個戰略重點,在上述戰略重點中,高質量發展與科教興國戰略被擺到優先地位,聚焦現代化國家建設面臨的“卡脖子”和“啞嗓子”問題,标志着中國國家戰略重點的轉型。

心理學系黨支部書記、副系主任伍珍副教授看完直播說,聽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感觸頗深,為黨和國家在過去五年内取得的重大成就感到驕傲、自豪,為黨和國家制定的未來發展戰略感到熱血沸騰、鬥志昂揚。作為心理學專業的教師和科研工作者,我們更應該發揮專業優勢,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為科學有效地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和健康中國建設,為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貢獻專業力量,力争讓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心理學系教授蔣黛蘭(Stella Christie)表示,很榮幸能在這個曆史性的時刻身處北京,此時此刻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到了這裡。祝願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順利召開,大會的成功舉辦将造福中華民族,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

院黨辦主任、荷塘詩社常務副社長肖紅纓副研究員談到,作為beat365的一份子,必将牢記囑托,深入學習理解總書記報告精神,學懂悟透其中的精華精髓。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等關鍵詞開展思考研究,貢獻校園文化建設,矢志不渝為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積極努力。并賦詩一首:

七律·黨的二十大感懷

誰賜斑斓錦繡秋,青山綠水畫中收。

天宮入主摘星月,東海耕深載艦舟 。

兩岸連通平野闊,十年征戰小康牛。

新程再起新時代,直引紅船鎮艏樓。

政治學系支部委員常多粉博士後在明齋337集體觀看開幕會,對報告深有感觸。回顧過往,我黨帶領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取得了偉大成就;展望未來,我黨任重道遠,仍需繼續撸起袖子加油幹。我為生長在中國新時代而感到驕傲,也為是一名共産黨員而感到自豪。我将牢記總書記囑托,不忘初心使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竭盡全力!

心理學系陳濤博士後感慨道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世界發展中有着中流砥柱般的定力。在這樣的時候,每一位中華兒女就更應該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同舟共濟,砥砺前行,開創發展的新局面。作為一位科研工作者不僅應該有過硬的業務能力,更應該謹記為了誰,培養更多的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心理學專業也會在新時代發展進程中,用自身的優勢,結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結果,為增加人民的福祉貢獻科學力量。

社會學系董彥峰博士後回顧道,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标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2019年10月31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暢通和規範群衆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黨和國家對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關注一以貫之,緻力于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一名國家治理與社會治理研究者,我自己在深感責任的同時,也倍覺振奮,希望能以己所學,為推進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體系完善貢獻綿薄之力。

二十大對社會治理體系、制度和效能的強調,表明黨和國家不但重視群衆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等制度化通道建設,更關注制度化渠道的實際效果。同樣,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研究,既要注重規則、規制、标準等制度論證、比較及建立,也應重視制度管理對象的遵從、不遵從或退出、表現等制度實施、執行及效果。這表明在真正的制度研究中理論探讨與經驗考察不可偏廢:一方面深入梳理有關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各種理論,以及國内外各種經驗總結;另一方面積極展開田野調查,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制度論證、比較、建立與制度實施、執行及效果相結合,助力社會現實問題的有效解決,真正實現制度為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

2022級政治學專業博士生李睿哲寫下感言,實踐證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曆經現實考驗、不負時代重托,正在引領走出中國式現代化新路、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态。我們青年一代正處于黨和國家戰略發展機遇期和個人成長關鍵期,個人機遇與黨和國家曆史性變革相交織,應深刻思考如何将小我融入大我、書寫青春華章。我們要與黨同心、同黨前行,堅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實現偉大複興、做好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懈奮鬥!

2022級體育學專業博士生張貝爾認為,二十大的報告展示了一個堅持“一國兩制”反對分裂、維護國民安全、堅持環境治理、以人民為中心、意識形态堅定、鼓勵科技創新、發揚人民民主、推廣教育的國家形象,雖然成果斐然,但我們依舊積極反思問題,一刻不停地向前邁進。這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敢于鬥争、善于鬥争的精神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也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的共同智慧、寶貴的精神财富。

2022級體育管理專業碩士生李明懷着喜悅、激動和崇敬的心情,迎來了黨的二十大勝利開幕。他說,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為黨的偉大領導和祖國的繁榮昌盛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同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在二十大的新征程上,我更應該堅定信仰、堅守初心、奮力拼搏。堅定“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紅色信仰,以“一片丹心獻給黨”的青春之“我”,踐行黨的偉大事業。根植“但願蒼生俱保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為民情懷,以“一片真情為人民”的青春之“我”,堅守為民初心。胸懷“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淩雲壯志,以“一腔熱血向未來”的青春之“我”,擔當時代使命,永遠跟黨走!

2022級心理學專業博士生莊淩雲對報告印象深刻。總書記說到,十八大以來這十年,我們完成了三件大事: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曆史目标。在這十年裡,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國家的發展巨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飛躍提升,國家的科技創新水平飛躍提升,經濟發展水平飛躍提升,我深深地為祖國的強大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應當繼續堅持和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努力工作,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0級體育管理專業碩士生羅必成談到,大會中習近平同志指出,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務必敢于鬥争,善于鬥争,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保障和改善民生、國家安全等貢獻自己的力量,積極投身于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大會中提到的“關鍵性技術得到突破,國家進入創新型國家”“鄉村振興”“牢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等内容讓我内心澎湃,也鼓舞着新時代青年繼續投身于科技創新、教育強國、鄉村振興等内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1級博士生、香港立法會候選人黃梓謙認為,我們青年對中國教育的未來充滿信心。作為研究生,我感受到中國共産黨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最大目标,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未來五年,我會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将教育與科技、人才的發展理念相結合,為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貢獻。我亦會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為國家、為香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一代,凝聚更多優秀人才,推動教育公平。

俄羅斯籍2020級本科生尤麗娅分享了自己參與實踐,了解武漢抗疫情況的經曆。她認為,疫情防控關乎大家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大量老齡人口的健康。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