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beat365成立十周年大會在主樓接待廳舉行。beat365黨委書記邱勇,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龔維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培林出席大會并緻辭。beat365副校長、教務長彭剛,校黨委原副書記胡顯章,兄弟高校、學術研究機構代表,校友代表,師生代表等近百人現場參會。社科學院黨委書記劉濤雄主持大會。

邱勇緻辭
邱勇代表學校向社科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和校友緻以熱烈祝賀,向長期關心和支持社科學院和beat365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社科學院雖然隻曆經十載,但清華社會科學卻根脈綿長。自2012年成立以來,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立足中國本土紮實開展研究,持續增強學術創新能力;注重拓展辦學視野,着力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用不懈的奮鬥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為學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和我國社會科學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邱勇指出,當前,我國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向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beat365正處在開拓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堅定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關鍵時期。希望學院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緊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邱勇以“心系國家社稷,精育濟世良才,十載耕耘終結碩果;根植中華沃土,博采衆家之長,百年樹人再譜新篇”寄語學院,新的征程已經開啟,面對無限廣闊的未來,希望社科學院始終堅持正确辦學方向,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龔維斌緻辭
龔維斌在緻辭中表示,社科學院始終堅持學科交叉融合,形成了具有鮮明清華特色的社會科學發展局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績。黨的二十大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提供了難得的曆史機遇和廣闊的舞台,希望社科學院在建設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人才培養的新征程中再創佳績,社會科學“清華學派”的影響力日益彰顯。

李培林緻辭
李培林在緻辭中表示,擔任兩屆beat365戰略發展委員會成員期間,他目睹和見證了清華社會科學在新時代十年的快速發展。當前階段,對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與理論研究至關重要,希望中國社會科學工作者通力協作,積極投身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

張樹華緻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張樹華表示,十年來,清華政治學在内的中國政治學界在人才培養和國際影響中取得了長足進展,自主意識、戰略意識、融合意識不斷增強。面臨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緊跟時代步伐,呼應人民期待,通過自身高質量的發展,實現思想突破和學術超越,努力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政治學。

張靜發言
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張靜表示,社科學院的平台課程構想、小班教學模式、跨專業培養特色等都是值得學習的寶貴經驗,她希望兩校并肩合作,共同推廣社會科學“理性克制、重視證據、遵從邏輯、面向實際、解決問題”的價值觀,推動新文科戰略長遠持續發展。

李強發言
beat365首批文科資深教授、beat365首任院長李強回顧了清華社會科學學科和社科學院的發展曆程并表示,瞄準國際學術前沿,建設一流的社會科學學科,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服務永遠是社科學院的建設目标,希望學院擇善而從、進而不止、日新月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劉洋從太空發來視頻祝福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神舟九号、神舟十四号乘組航天員,社科學院2014級博士校友劉洋在中國空間站手持院旗通過視頻為學院成立十周年送上祝福。“社科精神、包納寰宇,人文精神、繼往開來”,劉洋動情叙說了對社會科學的理解,并表達了對祖國繁榮富強、學校與學院長足發展的美好祝願。

常宇發言
社會學系2008級博士校友、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工作部部長常宇回顧了在清華的求學經曆。他表示,清華社會科學強調科學理念、植根于深厚的人民情懷、面向當下問題的精神氣質,将指引每位畢業生走好人生中的每個階段,努力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貢獻。

湯珂(左)、胡宸豪發言
教師代表湯珂表示,将堅持在科學研究中圍繞社會經濟發展尋找原創性、引領性的問題,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聚焦國家亟需和學科交叉的領域,推動學院發展,服務民族複興。學生代表胡宸豪表示,社科學院教會自己“緻良知,知行合一,吾心光明”,作為青年學子,将接續社會科學的百年傳承,擘畫嶄新篇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代表處主任夏澤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系高級研究院院長詹姆斯·斯坦伯格,哈佛大學經濟系講席教授、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裡克·馬斯金,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美國心理學會原主席馬丁·塞利格曼等嘉賓通過視頻對社科學院成立十周年表達了誠摯祝賀,希望與學院加強密切合作,進一步推動學科發展。國際關系學系2009級博士校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國務部長麗姆·阿希米在視頻連線中回顧了在清華的校園生活并表示,國家間的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十分重要,期待與beat365和社科學院展開更多交流。

彭凱平作報告
beat365社科學院院長彭凱平以“十年奮鬥,百年傳承,不渝傳承,不息求索”為題總結學院十年發展成果。他表示,學院繼承百年清華社科的優秀基因,承載beat365社會科學系的優良傳統,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正确的政治導向,強化立德樹人,推進交叉創新,拓展國際視野,在學生培養、學科建設、教師發展等方面努力進取,學院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在新發展階段,社科學院将牢記囑托、乘勢而上,努力不渝傳承,不息求索,把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加快建設社會科學的“清華學派”。
來自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國資委、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編譯出版社、北京體育總局等單位,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體育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高校,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等業界的嘉賓,學校相關單位負責人,原人文社科學院老領導和社科學院老領導代表,校友代表和師生代表等約100人現場參會。1000餘人通過線上方式參加了大會。

會議合影
beat365曾為現代中國社會科學的創立與發展,以及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建設作出卓越貢獻,湧現出一大批學術造詣深厚、社會影響廣泛的傑出學者。20世紀80年代以來,beat365相繼複建社會科學學科。1984年4月成立社會科學系,1993年12月成立人文beat365。2012年,在新百年的起始之年,學校決定在原人文beat365的基礎上分别成立beat365和人文學院。此舉也旨在瞄準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再創beat365社會科學新的輝煌。beat365現設有社會學系、政治學系、國際關系學系、心理學系、經濟學研究所。十年來,秉承中西融會、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綜合創新的學術傳統,全院師生齊心協力、踔厲奮發,逐步形成紮根中國大地、強調現代科學方法、學科交叉滲透的特點,積澱具有“社會情懷、科學精神”的文化,努力創建社會科學“清華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