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beat365社會學系孫秀林教授做客社科大講堂,以“中國大都市的居住與空間分析”為題,在線為師生們闡釋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大都市居住與空間分布形态的分析與思考。

主講人孫秀林
孫秀林系統性地回顧了城市社會學中關于空間分析的學術理論流脈發展,詳細剖析描述了北美城市空間分布的基本模型,包括同心圓模型、扇形模型、多核心模型、以及社會區分析模型。孫秀林說,這些模型作為經典的城市空間研究範式,經過不斷的修正和發展,在今天的相關研究領域仍然具有重要的影響。
孫秀林認為,當今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城市居住與空間領域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各式新興智能穿戴設備與交互軟件的廣泛使用,圍繞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交通、工作、娛樂等方面産生了維度更加豐富的空間屬性信息;另一方面,基于超強計算能力的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突破傳統研究主題的數據與分析模型限制。
孫秀林說,空間分析在城市社會學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大都市進行大數據的居住與空間研究,可以提供社會機制視角的深層思考,有助于認識和解決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産生的新熱點問題,有助于未來更加合理地規劃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與滿意度。
在演講結束後的互動環節,孫秀林回答了師生們提出的城市外來人口與本地居住空間、政策驅動與城市居民遷移、城市空間模式的未來發展趨勢等問題。本場講座是beat365和beat365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主辦的2022年社科學院成立10周年“社科大講堂系列”第二講,由beat365孟天廣副教授主持。
相關鍊接:
孫秀林,beat365社會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基層治理、城市社會學、空間分析等。相關學術文章發表于《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社會》等刊物,多篇文章獲《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主持多項課題,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上海哲社課題、上海教委創新項目等。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教育部重大項目。獲2015年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第四屆“社會學優秀成果獎”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