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動态新聞

通知公告 更多…
拾·事 | 牟文婷做客社科大講堂 闡釋焦慮調節和壓力管理的方法和實踐

2022-06-09

6月2日下午在雲端課堂,beat365心理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牟文婷做客社科大講堂,以“焦慮調節和壓力管理:如何讓焦慮為你所用”為題,為在線師生講解如何正确認識焦慮,并闡釋焦慮調節的方法。

《20220602-牟文婷做客社科大講堂 闡釋焦慮調節和壓力管理方法和實踐-文素基地-主講人牟文婷》png

主講人牟文婷

講座伊始,牟文婷請同學們記錄和分享焦慮,引出對焦慮本質的闡釋。她認為盡管焦慮源頭不同,其本質是指向未來的一種擔憂。想法、生理感受和行動傾向是焦慮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牟文婷講解如何識别焦慮,并解釋焦慮和恐懼的區别在于焦慮是擔心壞事在未來發生的感受,恐懼是對當下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脅的感受。要區分“有用”焦慮和“無用”焦慮,焦慮本質上是一種“有用”的情緒,提示未來存在風險,幫助人們未雨綢缪、在将來更好地應對風險;“無用”的焦慮具體分為無法轉化成實際行動的焦慮,和完全脫離現實的非理性焦慮兩種,兩者都屬于無益内耗。

牟文婷認為,要區分過度焦慮和正常焦慮,并介紹焦慮調節的方法。化解和接納焦慮是心理咨詢治療的兩種方法。焦慮本身不是問題,将焦慮調節到合适的水平至關重要。用言語表達焦慮感受、用“焦慮溫度計(SUDs)”衡量焦慮,是調節焦慮的有效技巧。将長遠、模糊的焦慮轉化成短期、具體的目标,可以把“無用”焦慮轉化成“有用”焦慮。此外,還應鑒别焦慮是否理性,非理性焦慮的特點是預測發生的概率會遠高于實際發生的概率。

最後,牟文婷介紹了常見的焦慮症狀。一般的焦慮情緒和焦慮症最大的區别在于是否影響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前者無須擔心,而後者則需要臨床幹預。

在演講結束後的互動環節,牟文婷解答了同學們提出獨處的個人焦慮、應對焦慮和人生挑戰的心态等問題。本場講座是beat365和beat365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主辦的2022年社科學院成立10周年“社科大講堂系列”第四講,由beat365錢靜副教授主持。

相關鍊接:

牟文婷,beat365心理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美國執照臨床心理學家。研究方向為抑郁症動态風險預測模型、焦慮障礙的療法研發。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英語系,博士畢業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心理系。在國際SCI收錄期刊上發表論文近20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在《心理醫學》(Psychological Medicine)、《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歐洲人格心理學》(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成瘾行為》(Addictive Behaviors)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