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beat365心理學系舉行教學研讨會,主要讨論心理學系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改革的授課内容、授課方式和教學評價等問題。心理學系十餘位教師以線上線下融合會議的形式共同參與研讨。會議由心理學系副主任伍珍副教授主持。

線下與會教師合影
會上,伍珍以“啟思・緻真・修遠”為主題,分享了心理學系在人才培養中的嘗試與思考。她首先介紹了心理學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标——“引領國際心理學發展的學術人才”,并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型人才培養路徑:“啟思” 課程模塊通過審辯性思考、閱讀和寫作訓練着重培養創新思維,“緻真”課程模塊通過項目制學術能力提升訓練着重培養複雜問題的解決能力,“修遠”課程模塊通過導師一對一指導創新開放學術研究訓練着重培養獨立開展科研能力。伍珍強調針對現有心理學考核方式“重記憶,輕思維”等問題,之後的教學考核方式側重考查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心理學系主任劉嘉教授分享了《暑期外語訓練》課程之《從0到1,如何在6天内完成學術論文寫作》改革經驗。劉嘉首先指出心理學學術寫作的挑戰性以及培養本科生學術寫作能力的重要性。随後分享了培養學術寫作能力的方法論:1)需要給學生明确、詳細的操作手冊,提供菜譜級寫作細節說明和可參照的學術論文寫作框架與模版。2)教師及助教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及時有效、詳細準确的反饋;此外,同輩互評也是有效的反饋方式。3)教學中可參考“三從一大”原則:從嚴出發、從難出發、從實戰出發、大量訓練。他強調“行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唯一方法”,遵循“一萬小時定律”,多讀多寫是提升寫作能力的唯一途徑。

劉嘉教授分享《暑期外語訓練》課程改革經驗
宛小昂教授分享了《暑期外語訓練》課程之《心理學學術閱讀》教學的方法論及教學心得。她提議之後可以建立暑期學術訓練營,将暑期專業實習課程與暑期外語訓練緊密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學術能力。
張丹副教授、錢靜副教授分享了《專業實習》課程改革經驗,課程圍繞“智能心理測量”主題,學生分組完成任務并以開題報告、中期檢查、結題報告等形式呈現。後續課程将與先修課程及學術寫作課程更加緊密、流暢地結合,并采用标準化命題的方式,更加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學術實踐能力。
老師們的專題分享引發了與會教師的熱烈讨論,大家繼續研讨如何把人才培養的目标落實到每一門具體的課程上。與會教師們還分享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和經驗,對每一門課的教學内容、教學方式及考評方式進行了深入讨論,大家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教師讨論
與會教師表示,本次研讨會交流深入,讨論充分,對教師的教學實踐大有裨益。心理學系将繼續定期舉行教學研讨會,階段性總結教學改革經驗與教訓,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質量優先,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擔當作為,貫徹落實beat365人才培養戰略方針。
供稿:心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