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的助力花樣滑冰國家隊備戰北京冬奧會,beat365社科學院體育部張冰教授牽頭組建冬奧科技保障團隊,課題組多位成員認真履職、發揮專業特長,圓滿完成了各項科技服務保障任務,為國家花樣滑冰隊取得優異成績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保障,受到了高度的贊揚和認可。

科技保障團隊獲得國家體育總局冬季管理中心的感謝信
随隊保障訓練、封閉管理,張冰帶領冬奧科技保障團隊成員堅持了九個月,師生彼此陪伴、共同堅守,在冬奧科技保障工作中産生了許多打動人心的導學故事。在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上,花樣滑冰國家隊再創佳績,而這份榮耀與喜悅同樣要歸功于背後默默付出的清華科技保障團隊,他們是花樣滑冰賽場上的“隐形守護者”。
“陪伴也是生産力”
張冰帶領的冬奧科技保障團隊的服務工作以技術動作視頻分析、機能檢測評定、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疲勞恢複和傷病預防等為重點,幫助運動員提升訓練與比賽水平,更好地提高訓練備戰的效率。在借助先進技術設備提高生産力的同時,團隊師生之間的關心陪伴也産生了強大的力量,共同助力科技保障服務工作。
有了張冰的陪伴,同學們都很安心。有時候同學們晚上工作,白天休息,隊裡常常一整天都看不到同學們的身影。張冰告訴大家同學們為了數據分析報告熬了一夜。國家隊的運動員、教練員以及工作人員們也都非常體諒清華師生的不容易,白天盡量不打擾同學們的休息。
更讓同學們感動的是,六十多歲的張冰選擇與同學們并肩戰鬥。同學們白天可以休息,而作為整個國家隊科技總監的張冰白天仍在持續跟蹤每一場訓練,晚上又和同學們共同工作,整個團隊都特别心疼他,不忍心看到六十多歲的張冰這樣不眠不休。為了讓張冰晚上多一些時間休息,同學們主動扛起了全部的工作。一來二去,張冰閑不住了,晚上經常到辦公室裡看看自己的學生,還主動讓同學們分一些活給他。同學們勸他早點回去休息,張冰還跟大家開玩笑說,“你們是不是嫌棄我,怕我給你們的工作拖後腿啊?”

張冰在微信群中鼓勵深夜工作的團隊成員
雖然在同學們的堅持下,張冰後來隻是偶爾陪大家夥熬夜工作,但是他的心裡還總是記挂着自己的學生,經常晚上睡不踏實。淩晨兩點在群裡給同學們送上溫暖的鼓勵,淩晨三點又在群裡給同學們加油鼓勁,同學們總能感受到張冰時時刻刻的關心,就像他跟同學們說的那樣,“陪伴也是生産力,我陪着你們一起戰鬥。”
科技保障團隊負責人、社科學院2019級博士生熊瑩喆表示,從張冰身上自己真正理解了“陪伴也是生産力”的深刻内涵,從導師的陪伴再到大家的互相陪伴,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了張冰的陪伴,同學們心裡更加溫暖,師生彼此之間的陪伴,讓整個團隊更加充滿幹勁。團隊裡的每個人都清楚的知道,面對複雜繁重的工作,隻有互相陪伴、彼此支持,才能克服困難和挑戰,圓滿的完成服務保障工作。團隊師生面對任務時毫不退縮,團結一心,互相鼓勵,主動喊起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口号,展現出清華人的态度和能力。
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團隊師生給花樣滑冰隊帶來了智能運動視頻反饋及數據分析系統、健康風險評估系統,超聲微納米氫氧負離子水療系統、氣體乳酸霧化代謝系統、氣體血液循環與代謝恢複系統、特殊偏振冷光波治療儀、低中低頻脈沖生物電治療儀、高壓氧艙、微循環修複系統、便攜式氫氣發生器等先進技術設備,組建了多學科多領域的複合型團隊跟隊,建立了訓練、科技、攻關、保障、服務的标準化、流程化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備戰訓練、關鍵技術攻關、科學管理、高效參賽的數字化、智能化訓練水平,從而實現了有針對性的科學化運動訓練,集約高效備戰冬奧會。
“有困難,一起上”
張冰作為團隊的負責人,總是身先士卒,團隊的同學們也會迎難而上,師生通力合作、共同克服困難。團隊進駐初期,許多大型設備需要安裝到訓練場館中,國家隊日間的訓練不能中斷,這項工作隻能在夜間進行。由于國家隊嚴格的疫情防控規定,搬運工人無法進入場地,這項艱巨的工作落到了團隊師生身上。看到滿滿一車的設備,團隊做好了徹夜不眠的準備,而張冰也準備投入到搬運工作中。學生們擔心張冰的身體,讓他早點回去休息,張冰卻心疼自己的學生們,顧不上休息,帶領着同學開始了搬運安裝工作。

張冰深夜與同學們一起裝卸大型設備
張冰和同學們齊心協力,将沉重的設備從貨車上卸下,再一起搬運到場地中,張冰熟練地操作起叉車,将設備準确的裝卸到預定的位置。牆上的時鐘已經悄悄來到淩晨三點,從卸貨到搬運再到組裝,張冰與同學們并肩作戰,最終順利完成了設備的安裝工作。張冰迎難而上的精神為整個團隊樹立了榜樣,雖然在工作期間遇到了許許多多的難題,團隊師生秉持着自強不息的校訓精神,團結協作,共同應對困難和挑戰。
“我們全天都是活,大家輪流分工來幹。”熊瑩喆這樣形容團隊的工作狀态。白天是運動員訓練的時間,團隊師生會全程跟蹤訓練,包括冰上訓練和陸地訓練,輔助教練員記錄動作質量完成情況。晚上團隊師生會整理出當天的訓練情況,形成電子檔案記錄,制作視頻日報。有時候隊裡任務緊急,需要迅速分析掌握競争對手的情況,或者綜合分析運動員各方面的狀态表現,科技保障團隊會連夜整理報告。
對于團隊師生而言,最大的困難是有時候任務緊急需要通宵達旦。整個團隊在張冰的帶領下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有困難一起上,全力完成緊急任務。入夜,花樣滑冰國家隊的運動員們剛剛結束一天的訓練,熱鬧的冰場平靜下來,而此時科技保障團隊開始了新一輪的緊張工作。部分同學正馬不停蹄的分析運動員白天的訓練質量表現,制作彙總報告,視頻報告;熟悉技戰術的同學正密切關注國際競争對手的實時動态;還有同學正緊鑼密鼓的開展康複儀器的使用、調試、清潔等工作。團隊師生充分發揚了團結一心、不怕困難的精神,為教練組、體能組、營養心理組提供數據支撐,為康複組提供服務支持,全面保障花滑運動員的訓練備戰。
“你們回家吧,有我在”
花樣滑冰國家隊科技保障工作時間跨度長達九個月,團隊師生集中封閉在北京首鋼花滑訓練基地,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對同學們提出了挑戰。此外,由于國家隊嚴格的反興奮劑規定和疫情防控要求,團隊師生一直處于完全封閉的狀态。
張冰經常通過各種形式安慰開導同學們,關注同學們的情緒狀态。在學生眼中,張冰特别會聊天,跟同學們像朋友一樣有說不完的話。張冰會經常主動關心同學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和同學們親切的唠唠家常。

張冰(左上)随同花滑國家隊出征北京冬奧會
臨近年關,整個團隊已經持續奮戰了八個多月,同學們都想回家過年。張冰知道同學們這一段時間以來的辛勞,也希望大家回家好好休息,過一個團圓的新年。他跟同學們說:“你們回家吧,過個好年,有我在。”然而,科技保障工作還有一些收尾工作,項目團隊還需要有人留守,以便應對一些突發的情況。張冰在不影響冬奧備戰和團隊運行的基礎上,讓同學們回家線上遠程辦公,而自己一直留在國家隊,繼續統籌協調科技保障團隊的日常運轉。當學生們與家人團聚共度新年的時候,張冰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陪伴着花樣滑冰國家隊在冬奧舞台上收獲一個又一個的精彩與喜悅。
備戰結束後,張冰仍然沒有停下匆匆的腳步。他在二月底剛剛結束整個周期的冬奧科技保障任務,正處于21天的隔離期。隔離期間,張冰來不及休息調整,開始了春季學期的線上教學工作。同學們一想到六十多歲的張冰已經九個月沒能好好休整,也沒能回家陪陪家人,内心都特别的欽佩和感動。

花樣滑冰國家隊冬奧科技保障團隊
在長達九個月的備戰中,張冰與同學們相互陪伴,共同堅守,默默守護着花樣滑冰國家隊的每一位運動員,收獲了許許多多驚喜與感動的瞬間。花樣滑冰國家隊在北京冬奧會上為我們帶來了驚喜,雙人滑獲得一枚寶貴的金牌,在團體賽和冰舞上也獲得了成績突破。張冰帶領的科技保障團隊為花樣滑冰國家隊取得優異的成績提供了科技支撐,是花樣滑冰國家隊賽場上的“隐形守護者”。未來,張冰課題組将會繼續與國家隊開展合作,運用科學化訓練手段,為運動員提升成績提供科技支撐,為建設體育強國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