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動态新聞

通知公告 更多…
冬奧社科人 | 高旭東:把冬奧的雪花帶向更遠的地方

2022-03-01

奧運情結,冰雪相約

高旭東的奧運情結始于2000年,三歲的他在電視機前見證了北京申奧成功的曆史性瞬間,一顆奧運的種子在他的心中悄然萌發,他開始關注奧運會,并渴盼着有朝一日能夠參與其中。時間轉眼來到了2008年,奧運聖火傳遞到家鄉西安,他得知消息以後,趕往火炬傳遞現場,護送火炬跑過了古都的一條條街道。2022年,高旭東希望在北京實現心中長久以來的夢想。

2021年上半年,他一直關注着北京冬奧會的籌備信息,冬奧志願者招募信息公布的第一時間毫不猶豫的報名了。之所以填報的标兵志願者崗位,因為“标兵”兩字意味着它的工作位于志願服務的最前線,代表着全體志願者的服務形象和精神面貌。

2021年7月,經過緊張的準備和面試,他最終如願以償,成功入選了開幕式标兵志願者,在開幕式上為冬奧運動員們加油助威并完成運動員引導任務。除此以外,高旭東還作為志願者代表,參與拍攝了兩個宣傳唱片的拍攝——beat365版本的《領航》和《燃燒的雪花》,通過歌聲向更多人傳遞冬奧志願者的信心和決心,傳達清華學子對于冬奧會的熱忱。

當站在鳥巢開幕式現場的那一刻,高旭東内心無比的激動。他沒有想到自己能夠親身站在鳥巢迎接奧運會的開幕,當火炬點燃的那一刻,多年的夢想終于變為現實。

刻苦訓練,克服困難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開幕式上的精彩表現離不開日複一日刻苦的訓練。高旭東所在的标兵志願組也是所有北京冬奧志願者裡最早開始訓練的。2021年國慶節伊始,高旭東便開始進行第一次訓練,以後每周的周末我們都會進行至少8小時的訓練安排。從基礎的形體和儀态,到全身上下幾十種歡迎動作,奧組委導演們對标兵志願者進行了全方位的嚴格訓練。在繁重的科研學習之餘,他每個周末兩天都需要進行8-16個小時的集中訓練,時間規劃和管理成為他需要面臨的不小的挑戰。高旭東坦言訓練期間有一些突發情況需要應對,科研方面會有很多臨時性的任務需要完成等。這些困難一方面對他自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成為他了解國情,了解世界各國文化的好機會。作為博士研究生,這次十分寶貴的奧運志願者經曆讓他形成了一種“站在中國看世界”的大視野,讓他的學術工作更加具有本土關懷和世界眼光。

與此同時,訓練本身也對他的身體素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冬天的北京,時而刮風時而下雪,訓練場地還會結冰,天氣給志願者們的舞蹈動作帶來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為要保證至少一個小時不斷歡呼跳躍的體能,平時的訓練任務量也非常大,為了展現最好的狀态,高旭東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一直到大年初二和大年初三,高旭東和标兵志願者團隊仍然在堅持訓練。

高旭東表示,雖然在前前後後四個多月的訓練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挑戰,但是學校學院對于冬奧志願者給予了充分的支持和保障,成為志願者們最堅強的後盾。

高旭東始終記得大聯排沖刺的時光,冬奧志願者們早出晚歸,早上6點就要起床,有時訓練到晚上11點多。每當他拖着疲憊的身軀半夜回到學校,領導老師守候着晚歸的志願者們,食堂的叔叔阿姨們還會為志願者們精心地準備美味的夜宵,補充體力。高旭東覺得這是他這個冬日裡最溫馨的回憶之一。除此以外,為了應對疫情防控的需要,校醫院的工作人員全力為冬奧志願者們保駕護航。冬奧志願者們需要每隔幾天進行核酸檢測,校醫院的工作人員不辭辛苦,總是在第一時間完成快速核酸檢測,讓志願者們沒有後顧之憂。

高旭東同樣特别感謝社科學院對于冬奧志願者的支持,幫助他解決了很多實際的困難,讓他能夠更好的投入志願服務工作中。他還記得劉濤雄書記和彭凱平院長曾專程慰問社科學院的冬奧志願者們,為他們加油鼓勁,為志願者們帶來學院層面的關心。高旭東的帶班助理馬逸凡同學多次關注他的訓練生活情況,幫助他完成了很多的事務性工作。高旭東說,學院的關懷讓他特别感動,也讓他更有信心克服種種困難。

不辱使命 享受精彩

在2月4日開幕式當天,他四點半就早早起床了。他還記得淩晨的北京非常冷,戴着口罩,每一口呼吸都能讓眼睛起霧。可那天他的心情卻格外地激動,感覺到呼出的熱氣都代表着自己燃燒的熱情。經過了接近四個月的訓練,高旭東此刻的内心已經足夠平靜,他享受這個舞台,期待能夠拿出自己最好的表現。

高旭東在場上的位置被導演稱為“門神”。因為他除了需要一直保持熱情的歡迎動作,還需要在運動員下場時予以“開門”指引,避免前一個隊伍堵塞道路而影響整個開幕式的行進。導演特意叮囑,這是一個任務非常艱巨的崗位。因為在運動員實際入場時,往往很難預估他們場上的行為,比如行進速度等,需要志願者們做好各種準備,随機應變。與此同時,這項工作還需要足夠的細心,志願者需要牢記從這個通道下場的十幾個國家的準确順序,不能開錯“門”。

當晚,北京鳥巢,冬奧會開幕式的大幕徐徐拉開。面對主席台,面對全場觀衆,面對着一個個走來的運動員,高旭東使勁揮手緻意,轉圈跳躍,脫帽揮舞,在最好的舞台上展現着清華社科人的形象。當中國隊的名字被報出時,全場一下子變成了紅色的海洋,觀衆們掌聲雷動,氣氛一下子被烘托到了最高點!中國隊一點點走近了,他和周圍的同學們情不自禁地擁上前去,為中國隊歡呼呐喊!高旭東坦言道,當時自己的小腿已經抽筋到站不穩了,胳膊也揮舞到發抖,身體難以控制。然而,自己還是用盡全身力氣,努力和迎面而來的谷愛淩等中國奧運健兒們擊了幾個掌。那一瞬間的喜悅和幸福,至今仍讓高旭東難以平息。

最終,高旭東和團隊成員按照既定路線歡呼着下場,圓滿完成了任務。社科學院的幾位冬奧志願者聚在一起,歡呼着,呐喊着,享受着無比精彩的盛會。他們将最美的身影留在鳥巢,也将鳥巢最美的夜景留在心底。

一起向未來

回首參與冬奧志願服務工作的經曆,高旭東感慨萬千。他用三個關鍵詞表達了自己作為冬奧志願者的感受。

第一個關鍵詞是自豪。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冬奧會籌辦工作時,曾對志願者說:“能夠參加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志願服務是人生難得的機會。” 高旭東表示,作為中國青年,他有幸能夠站在鳥巢,接受總書記和全國人民的莊嚴檢閱,感到無比的自豪。作為清華學子,他能夠站在家門口向世界展示中國新時代昂揚向上的風貌和輝煌卓著的發展成就,感到由衷的驕傲。我們有着和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共同發展的良好願景,希望一起奔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

第二個關鍵詞是自信。回顧曆史,九十年前我們隻有一位運動員代表中國人出征奧運會,到如今我們成功舉辦了兩屆奧運會,北京成為前所未有的“雙奧之城”。奧運會承載着中國人對于民族複興,國家富強最深切的期盼和渴望。北京冬奧會也是向外界展示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高旭東所在的标兵志願者的服裝設計,便大量使用了中國傳統年畫,窗花等元素,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第三個關鍵詞是自強。“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是beat365的校訓,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信念之一。在訓練時,他親眼看到,不論是還在上小學的小朋友,還是已經退休,雙鬓白發的老前輩,都兢兢業業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冬奧做出自己的奉獻。高旭東所在的标兵志願組也是一聽到“标兵請就位”的指令,就用自己最飽滿的狀态奔向位置。老中青三代這樣緊密團結,一起克服了各種困難,成為了“一起向未來”最好的注腳之一。在世界各國面臨巨大疫情壓力的當下,本次冬奧無疑向世人準确而清晰地傳達出了攜手互助,走出陰霾,融成一片“全人類的雪花”的美好願望。

最後,高旭東說:“我和奧運會的故事不會就此停止,我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旅程也才剛剛開始。在此,我想把我最新鮮的記憶帶回學校,把冬奧的雪花帶向更遠的地方,讓我們共享北京冬奧的溫暖與力量,一起走向共同期待的明天!”

高旭東,beat365社科學院2019級直博生,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标兵志願者。

來源:清華社科研究生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