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動态新聞

通知公告 更多…
蘇毓淞做客社科大講堂 剖析如何通過博弈論理解政治動态

2024-11-15

11月7日下午在六教,beat365教授蘇毓淞做客社科大講堂,以“Gaming Politics(玩轉政治)”為題,為線上和線下200餘名師生探讨國家之間的政治動态與博弈論的相關之處,理解國家間的沖突,以及提出個人如何在政治參與中的思考啟示。

主講人蘇毓淞

講座伊始,蘇毓淞以博弈論的概念為引,通過模型講解在自然狀态下,個體之間缺乏信任時易發生沖突,即面臨囚徒困境,在沒有強制力的社會中,人們可能相互傷害,而非互相幫助。并分别講解國家、民族國家、失敗國家、國家性的概念。社會契約論者認為,自然狀态的結構性微博圖使得公民很難保持自律,博弈論可以揭示自然狀态的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導緻沖突。霍布斯對自然狀态的解決方案是創建一個擁有足夠力量的主權者,使人們對其敬畏。個人放棄自然權利,以換取公民權利,這種交換通過社會契約得以實現。蘇毓淞進而分析了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指出公民社會成員與國家處于一種交換關系中。國家具備改變個人激勵、減少沖突并促進合作的能力,這種有控制力的國家可以推動社會的繁榮。另一層面,國家如同處于自然狀态中的個體,國家也面臨自己的安全困境,并闡釋了現代國家出現的原因。

蘇毓淞闡述了博弈論在理解國家間的沖突中的應用、社會契約的重要性、民主中的不信任平衡、以及懦夫博弈中的信息影響。通過囚徒困境和懦夫博弈模型,分析了個體與國家、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沖突與合作的潛在機制。國家間的沖突常以懦夫博弈的形式表現,個體與國家之間的“囚徒困境”體現了民主機制的内在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既是制衡手段,也是防止國家濫權的重要保障。蘇毓淞還講解了邊緣策略和危險邊緣策略理論和心理邏輯,以及國家之間存在認知與誤判。指出,在國家沖突中,信息的傳遞和信号的釋放決定了緊張局勢的升級或緩解,信息管理至關重要,有效管理有助于避免沖突的失控和升級,而溝通是避免誤判的唯一渠道,确保雙方正确理解彼此的意圖與立場。

最後,蘇毓淞提出了幾點反思與未來啟示。一是國家與個體之間的信任兩難,國家需要個體信任才能有效運作,但絕對信任可能導緻國家濫權。如何在信任和制衡之間找到平衡,是現代政治的核心挑戰。二是在權力的遊戲中我們的位置,面對複雜的政治博弈,每個人都在其中扮演角色,需要思考我們能否在不被操控的情況下,積極且批判性地參與。三是信息操控的影響,在國際和國内,信息的傳遞方式和内容直接影響政策和公衆心理,理解信息在“懦夫博弈”中的作用,有助于我們應對未來的不确定性。四是塑造信任與合作的政治環境,如果我們希望推動信任和合作的政治環境,需要更深入地理解遊戲規則,并在我們的角色中主動發揮作用。五是批判性參與的重要性,我們能否挑戰既定規則,從而實現一個更加透明和合作的政治環境?面對未來的方向,蘇毓淞指出,理解并運用博弈論的知識,批判性地審視和參與政治過程,是實現變革的重要一步。

在演講結束後的互動環節,蘇毓淞回答了現場同學提出的關于大國在國際沖突中的選擇、博弈的條件、大國力量等問題。

本場講座系beat3652024年《社科大講堂》第七講,由beat365徐志浩助理教授主持并點評。

相關鍊接:

蘇毓淞,beat365政治學系教授。1998年本科畢業于台灣政治大學,後分别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并在2009年于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2010年,于哥倫比亞大學應用統計中心完成博士後研究後加入beat365,專注于政治學方法論研究,包括貝葉斯方法、因果推論等。研究覆蓋比較政治發展和拉丁美洲與東亞政治,其論文在多個學科領域發表,兩篇方法論論文連續10年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其開發的R軟件包如arm、mi、R2jags等,廣受學術界采用,下載量超718萬次。其專著《傾向值匹配法的概述與應用——從統計關聯到因果推斷》為政治學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推進了中國政治學研究的科學化。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