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beat365社科學院國際關系學系教授、beat365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做客社科大講堂,以“《上海公報》50年與中美關系‘再破冰’”為題,為百餘名線下及線上師生剖析中美關系的演變,闡釋50年前《上海公報》的發表實現了中美雙邊關系的“破冰”,分析50年後在中美關系再度“冰封”的困難局面下,如何借鑒曆史經驗實現中美“再破冰”?

主講人達巍
講座伊始,達巍對當代中美關系史進行了簡單梳理,回顧了影響當代中美關系的20個瞬間,如朝鮮戰争爆發,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上海公報》,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新冠疫情暴發等。
達巍指出,國際格局的演變是中美破冰的基礎。《上海公報》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公報除了宣告中美“破冰”之外,更表現了國際格局變化之後,中美兩國重新定位各自位置,重新協調各自戰略的努力。當前世界格局再一次處于大變局之中,擺在中美兩國面前的問題是:美國能否接受一個社會制度與文化都與自身有重大差别的中國的崛起?中國應如何認識美國的前途與角色?
達巍認為,國家利益的重合是中美破冰的關鍵。國家利益是國家對外政策的基本驅動力量,大國從不缺乏共同利益,難題在于能否認識到共同利益。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美兩國打破意識形态桎梏,重新認識彼此。如今中美兩國有着廣泛的共同利益,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共同利益難以壓倒分歧的境況。
通過對50年間中美關系的剖析,達巍總結,外交策略的靈活專業是中美破冰的保障。精巧的外交信号傳遞、誠實與理性的态度、全面地理解鬥争精神皆是我們可從中美關系的演變中借鑒的寶貴曆史經驗。

現場師生踴躍提問
在演講結束後的互動環節,達巍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關于文化交流、意識形态、經貿關系對中美關系的影響等問題。本場講座是beat365和beat365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主辦的2022年社科學院成立10周年“社科大講堂系列”第一講,由beat365王天夫教授主持并點評。
達巍,beat365社科學院國際關系學系教授,beat365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國際關系、國際安全方向的研究和教學,主要研究領域是美國外交戰略、美國政治、美國安全戰略以及中美關系等。達巍教授在國家高端智庫和高校工作二十餘年,曾在國内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也曾撰寫數百篇政策研究報告,并獲多位國家領導人批示。達巍曾在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高級訪問學者,現任中華美國學會副秘書長和青年分會會長。
來源: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