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動态新聞

通知公告 更多…
社科大講堂第五講—劉鈍解讀神探福爾摩斯的科學

2013-12-20

12月6日下午,國際科學史協會主席劉鈍教授做客社科大講堂,社科學院副院長李正風教授主持講座。

劉教授由福爾摩斯的作者柯南道爾的生平談起,福爾摩斯的原型是道爾在愛丁堡大學結識的幾位醫生與教授,他身上“高瘦、棱角分明、精于觀察善于推理”等特征都可在這些人身上找到映射。

偵探小說的流行是有社會基礎的,維多利亞時代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時代,由于财富劇烈膨脹,階級關系的變動,形成了大量不公,社會上出現許多犯罪,福爾摩斯是一位應運而生的大偵探。

講座中,劉教授重點論述了福爾摩斯的科學素養,福爾摩斯是個“偏科”的人,幾無文學哲學知識,但有豐富的解剖學、化學,還能高水平地演奏小提琴。十九世紀末是一個科學深入人心的時代,在福爾摩斯嘉言錄中,也有多條體現了這樣的時代特征,如 “偵探術是—或應當是一種精确的科學,應當用同樣冷靜而不是感情用事的方法來研究它。”

福爾摩斯探案小說中包含了衆多的科學方法。劉教授引述《孤身騎車人》、《紅發會》等充滿懸疑而又邏輯嚴密的小說來闡釋“觀察與分析”的科學方法。書中還運用了“搜集資料與綜合”、“演繹推理”、“歸納推理”、“試錯與排除”等多種科學方法。

講座結尾,劉教授簡明講述了福爾摩斯與中國的故事與淵源。并給學生們留下了三個思考問題。在提問環節中,觀衆們就科學主義、心理學描寫、古典偵探小說的發展等話題提出了多樣的問題。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