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社科學院舉辦線上研究生指導教師交流會。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胡堅明,社會科學學科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李正風,教學副院長孟天廣,博士生導師代表龍登高教授、王天夫教授,社科學院2018-2021年新上崗博士生導師等參加會議。會議由孟天廣主持。
胡堅明結合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專項教育活動作題為“師德師風建設相關政策解讀”的報告,結合相關警示案例傳達了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并對相關政策做了解讀。
孟天廣從學院博士生整體情況、學院研究生培養理念和目标、社科學院創新成果評價方法、研究生指導教師職責四個方面作分享彙報。他指出,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導師應該具備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質,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學術造詣,嚴謹的科學精神,持續的學術熱情,導師的指導要貫穿招生選拔、入學導引、課程學習、資格考試,是一種全程指導。
龍登高從因材施教和“Learning by doing”兩個方面向新上崗的博導傳授自身經驗,強調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培養方法,同時要激發學生的志趣和内在驅動力,鼓勵研究生多動手寫論文,拒絕養成拖延的習慣。他說,隻有将學生對學術的興趣和激情激發出來之後,才會培養出優秀的研究生。
王天夫結合自己的經驗,圍繞學生培養成才的哲學觀念、給學生寬松的環境、與學生聊天和傳承等進行講述,指出博導要引導學生打開視野,引導學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時積極向學生提供建議,傳承學術經驗,引導學生走好未來人生路。
與會博士生導師圍繞博士生指導工作中的問題、意見和建議展開了熱烈的交流,特别圍繞導學關系、博士生培養體系建設、博士生心理問題等方面進行了探讨。
李正風從導師的使命、清華的學術評價體系改革、質量評估體系的再造、導師和導師組的培養模式四個方面進行總結,指出作為新任導師要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清華的學術評價體系注重内涵式發展,強調人才培養的質量,這是一種全過程的質量評價體系,新任導師要以此為主線,按照學校要求,培養優秀人才。
供稿:範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