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随着人類社會步入數字時代,加強數字政府轉型,成為促進我國各級政府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我國的數字政府發展在全球範圍内處于何種水平?各省市的數字政府發展态勢及排名如何?在我國的政府數字化建設中又有哪些經典案例?如何開展我國數字政府發展實踐的理論提升?
為進一步研究中國數字政府的發展,回顧總結已有實踐與研究、進一步促進我國政府數字化轉型,beat365數據治理研究中心(Center on Data and Governance,CDG)于近日出版了《中國數字政府發展研究報告(2021)》。報告緻力于彙集社會科學、數據科學和計算科學的跨學科視角,為數字政府的規劃、建設與運營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創新性解決方案。本報告圍繞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的研究主題,從戰略地位、發展測評、理論探讨、實踐研究和典型案例五個部分進行了全面系統地研究。

剖析數字政府發展的國際趨勢,挖掘中國特色範式
第一部分中,報告綜合研究了全球範圍内的數字政府建設現狀,重點分析了我國數字政府發展的國家戰略和地方戰略地位,并針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的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議。
縱觀近十年來全球數字政府發展和轉型的過程,中國與國外技術先進國家在不同面向和領域啟動并推廣社會治理創新。國外數字政府建設在向新興領域擴展、貫穿多個緯度、向全球擴散等趨勢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着數字素養與“新數字鴻溝”、數據質量與決策質量、數據隐私與公民權利等現實挑戰。基于比較視野考察國外經驗,有利于理解數字政府發展的國際趨勢以及其中的中國特色。
數字政府作為我國的國家戰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現代化治理的改革實踐中經曆了一個自為到自覺的過程;作為地方戰略,經曆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單因驅動到雙輪驅動、從局部探索到整體改革的曆程。在此過程中,多地基于本地區的資源優勢與主要問題,打造出一批地方數字政府治理的品牌項目。
基于以上經驗,中國未來的數字政府将在自身演化、生态拓展與全球位階上呈現出新的格局。對于理解數字政府發展的國際趨勢及其中國特色,具有重要的意義。
原創指數評估指标體系,呈現數字政府發展的整體态勢全景
為了更好的了解到我國各地區數字政府的建設情況,報告在吸納國内外已有評估指标體系的基礎上,運用科學地研究方法,原創性地設計了中國數字政府發展指數評估指标體系,從組織機構、制度體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等維度構建了4個一級指标、12個二級指标和65個三級指标,并對全國31個省級和101個市級政府開展測評,對數字政府發展的整體态勢進行全景展示。
在省級數字政府發展指數評估結果中,上海位列全國第一,浙江、北京分列第二、三名;在副省級城市中,深圳、杭州、廣州、甯波排名前四;省會城市中,杭州、廣州、貴陽、福州、武漢進入數字政府發展第一梯隊。


分别對比四個一級指标組織機構、制度體系、治理能力、治理效果,其結果與發展指數得分排名存在差異。通過對省級和城市數字政府發展指數的分析有助于清晰地理解我國全國的數字政府建設,及不同省市數字政府各緯度發展的基本情況,同時為未來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數據基礎。

治理能力

治理效果
提出數字生态治理理論,探讨政府數字治理升級形态
第三部分中,報告分别從應然與實然的角度出發,針對數字政府發展進行深入剖析,包括數字政府的概念框架、理論體系、機制路徑、層次與維度、生态體系等方面,為進一步促進中國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本土化提供理論指導。
(注:“應然”指“應該的樣子”,“實然”指“實際的樣子”。)
針對概念框架和理論體系的解讀中,報告表明,推進數字政府理論創新具有重大實踐意義和深淵學理價值,然而有關數字政府的概念内涵、分析框架、理論體系等尚缺乏系統性、全面性和自洽性。本書樹立了數字政府研究脈絡的系統化,總結歸納出現有研究中已經形成的數字理論成果,在此基礎上,從應然的角度,闡述數字政府概念應有的理論内涵,并從實然的角度,完整地構建出在中國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本土化情景中,數字政府可行的測量框架。
報告創新性的總結提出了政府數字化轉型的要素、機制與路徑——“技術賦能”和“技術賦權”的雙重機制正推進着數字政府的建設。政府數字化轉型不僅促使數字技術嵌入政府科層制内部以推進治理結構再造、業務流程重塑和服務方式變革,還構建着新型政府-社會關系、政府-市場關系,以支撐數字社會建構及數字經濟發展。
在層次與緯度上,數字技術是可運用于政府内部跨層級、跨領域、跨地域、跨系統的通用技術。因此,我們應從“全景視角”(Panoramic View)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模式進行綜合理性分析,以此制定和實施相應政策。數字技術在政府科層機制的嵌入,可以在政府内部自上而下重塑業務流程,革新組織架構,在政府外部突破政府科層邊界,向更廣闊的市場和社會滲透。

在生态體系方面,報告總結并比較了自“數字治理”理論産生以來,在工具論、數據論、平台論、治理論和賽博論視角下,數字治理理論的發展、核心觀點、政策取向和主要特點。并創新性地提出具有包容性特征的數字生态治理理論,将數字治理的特征概括為治理内容的系統化、治理技術的數字化、治理主體的多元化,指出數字治理生态的形成将會是政府數字治理的升級形态。
呈現省市數字政府發展梯度,探析進度差異及基本趨勢
第四部分中,本報告從實然角度進一步研究并呈現了我國省域和市域數字政府發展狀況、公共危機治理中的數字政府等方面的實踐與效果。
在數字政府發展狀況方面,報告在省級層面,從發展梯度、地域分布、類别分析三個方面,深入呈現了31個省級數字政府發展的基本形态。在城市層面,從發展梯度、地域分布、類别分析和相關分析四個方面,探析各市數字政府的發展現狀、進度差異和基本趨勢。


在數字政府發展的全球時代浪潮中,中國各省市數字政府發展已取得長足進步,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隻有持續完善數字背後的數據資源體系、數字生态體系、政策制度體系、規範标準體系以及數字人才體系,數字政府的未來發展才能持續不斷地高歌猛進。
經典案例分析
第五部分中,報告詳細介紹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數字化建設的典型案例,為推廣先進經驗、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客觀數據。其中,國務院“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北京市的“接訴即辦”改革等都得到了優異的實踐成果。
例如,作為中央政府,國務院“互聯網+政務服務”基于頂層設計的定位,頒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并逐步實踐建設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有力統籌了全國政務服務改革,提出了互聯網時代政務服務改革的中國方案。國務院辦公廳牽頭制定推進指導意見、改革實施方案、技術體系建設指南,其中多項政策文件不僅提供宏觀方向性指引,還對具體工作目标、任務劃分、責任分工、技術要求、時間進度、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規定,政策權威性大、可操作性較強,全國統籌規劃力度得以加強。這有利于地方政府遵循中央要求,并結合地方實際,以省級統籌制定政策文件,細化落實重點任務,層層分解、深入推進全國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體系。

圖:“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模式
2021年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正式公布實施,标志着政務熱線成為未來我國數字政府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北京市以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主渠道所開展的“接訴即辦”機制改革,已經成為國内政務熱線改革“先行先試”的典範。“接訴即辦”工作機制深度融合常态化治理與應急管理功能,為提升首都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優化城市社會治理模式,打造“數字化”人民城市開創了新路徑。

圖:從“吹哨報到”到“接訴即辦”的持續改革
專家推薦語
“beat365數據治理研究中心團隊在孟天廣博士和張小勁博士的組織下所完成的《中國數字政府發展研究報告(2021)》一書,吸納了國内外已有評估指标體系的優點,設計了頗有創意的中國數字政府發展指數評估指标體系,從組織機構、制度體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等維度構建了包含三級内容的指标體系。據此,本研究對全國31個省級政府和101個市級政府開展了測評,對中國數字政府發展的整體态勢進行全景的展示,也為促進中國地方政府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本報告是清華學者對數字發展和數字政府的系統研究和持續考察所得到的思考結果,既響應了中國當下數字政府發展的總體趨勢,又為這一發展做出了難得的知識貢獻。是一本十分難得的研究參考書,我積極推薦給所有關注中國數字轉型的讀者。
本書是清華學者對數字發展和數字政府的系統研究和持續考察所得到的優秀成果,既相應了中國當下數字政府發展的總體趨勢,又為相關知識領域的發展作出了難得的貢獻,是一本十分難得的研究參考書,因此我積極推薦給所有關注中國數字轉型的讀者。”
——beat365蘇世民學院薛瀾
供稿:beat365數據治理研究中心
整理:劉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