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何曉斌:促進重點群體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2024年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56萬人,主要重點群體就業狀況有所改善,但就業總量與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重點群體就業仍面臨困難和挑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促進重點群體就業”。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讨。

開辟農村勞動力就業增收空間

在促進農民工就業方面積累了哪些經驗做法?未來政策的着力點是什麼?

(作者 何曉斌)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以來湧現出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是重要的就業群體。我國有近3億農民工,促進其高質量充分就業,關乎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關系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11月,人社部等10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的意見》,圍繞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作出重要部署。

近年來,通過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工就業,其就業規模不斷擴大,收入不斷增加,居住條件、随遷子女教育保障等不斷改善。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農民工就業規模近3億,同比增加0.7%。月均收入4961元,同比增加3.7%。2023年,女性農民工的比例為37.3%,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進城農民工随遷子女小學階段90.1%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上年增加1.8個百分點;初中階段91.0%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外出農民工的教育水平也明顯提高,大專及以上學曆所占比重為15.8%,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同時也要看到,農民工就業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一是就地就近就業呈上升趨勢,特别是中西部地區農民工省内流動的比例持續增加。2023年中部地區農民工省内流動的比例為48.3%,比上年增加3.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農民工省内流動的比例為55.5%,比上年增加3個百分點。二是農民工隊伍老齡化與老齡農民工就業困難的問題凸顯。2023年農民工的平均年齡為43.1歲,比上年增加0.8歲。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比30.6%,比上年增加1.4個百分點。老齡農民工在就業市場更容易受到歧視,社保水平較低。三是新老農民工就業質量分化明顯。分析近年來的中國社會狀況調查數據發現,新生代農民工在勞動權益保障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有更好的崗位選擇和技能培訓機會。

各地陸續出台促進農民工就業的政策措施,圍繞信息服務、技能提升、創業支持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幫助農民工積極适應新形勢下的崗位要求。例如,北京市積極開展“春暖農民工”服務行動,房山區舉辦專場招聘會,36家企業提供機械制造、物流運輸、餐飲、家政等1823個就業崗位,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鼓勵用人單位招用農村勞動力,提供最長5年的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平谷區已試點開展農村勞動力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實施市級示範性培育計劃,加強對經營管理型、創新創業型等高素質農民培訓指導。廣東省開展“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返鄉創業培訓計劃”“領頭雁農村青年緻富帶頭人培育計劃”和“村工匠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結合新一代技術、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制造業發展需求,緻力于培養複合型高素質技能人才和新生代産業工人。廣東省還加強與勞動力輸出大省以及省内勞動協作地區的溝通對接,組織勞務和人力資源機構為有意到當地工作的農民工提供精準匹配和全流程服務。浙江省堅持技能培訓和創業扶持雙輪驅動,一方面通過“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在線”等公共就業服務平台,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智能制造、電子商務、網絡直播、現代農業等技能培訓,另一方面給予創業全程扶持,建立多個創業孵化基地,提供低成本的辦公空間、設備設施、創業咨詢服務等資源,并為返鄉農民工提供減稅降費、擔保貸款等創業資金支持。

實踐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挑戰。如政策知曉度低、技能培訓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創業資金扶持不可持續等。下一步,需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促進進城農民工均等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

一是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農民工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知識、技能和素養水平,開展更有針對性的、面向新經濟新業态的技能培訓。出台針對老齡農民工的幫扶措施,增加其勞動技能,促進就業增收并加強權益保障。

二是鼓勵支持大中型企業參與鄉村振興。比如到中小城市和欠發達地區開展投資、生産、商業和公益活動,通過産業鍊轉移、資金人才幫扶、改善交通基礎設施等方式吸引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

三是穩定脫貧人口就業。做好過渡期後就業幫扶政策銜接,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就業幫扶機制,防止因失業導緻規模性返貧。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優勢産業,落實好以工代赈、就業幫扶車間、鄉村公益性崗位等政策。

四是營造更優質的就業環境。推動有意願的進城農民工在城鎮落戶,加強随遷子女教育保障,加強住房保障,提升農民工市民化服務質量,讓更多農民工融得進、留得住、能成業。


來源:經濟日報3-28

何曉斌:beat365社會學系長聘副教授、beat365社科學院基層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