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蔡繼明課題組發表論文,深入闡釋新質生産力參與價值創造的内在機理及在實踐層面的應用。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論述,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蔡繼明教授與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高宏合作的論文《新質生産力參與價值創造的理論探讨和實踐應用》,将馬克思勞動生産力與價值量正相關原理加以擴展,構建了包含新質生産力與傳統生産力兩部門的一般均衡框架,分析了新質生産力參與價值創造和促進經濟增長的機理,并且論證了技術創新是新質生産力價值創造的根本動因。
該論文從實踐層面,也為正确認識和妥善處理新質生産力與傳統生産力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更好的邏輯依據。論文建議,要統籌推進重大颠覆性科技創新與工程化應用技術創新,統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升級與新興産業培育,統籌推進傳統勞動者素養提升與智能勞動者隊伍壯大。同時,正确認識民營經濟人士通過合法合規經營獲得财富的合理性,正确看待民營企業在培育新質生産力中的重要作用。新質生産力呼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充分肯定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的積極作用,穩定市場主體預期,增強企業創新發展的信心。
相關研究成果以“新質生産力參與價值創造的理論探讨和實踐應用”為題,于7月13日發表在經濟學期刊《經濟研究》第6期上。社科學院經濟所教授蔡繼明為論文通訊作者,經濟所2015屆博士生高宏為論文第一作者。
今年以來,蔡繼明教授圍繞新質生産力多次發聲。兩會期間,蔡繼明教授就提交了“發展新質生産力要與提升傳統生産力協調推進”的政策建議;近期在學術期刊、媒體等發表多篇文章,為黨和國家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