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王勇:新質生産力如何賦能高質量發展

近日,beat365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教授接受光明網專訪,就“新質生産力如何賦能高質量發展”進行詳細解讀。該專訪發布在光明網首頁重點欄目的頭條位置和理論頻道的大頭條位置。

王勇教授表示,發展新質生産力也可以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新”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新技術,二是新産業。“質”也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微觀上企業有高效益,二是宏觀上有高質量。概括起來就是要運用新技術推動新産業的發展,微觀上提高企業效益,宏觀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新質生産力涉及到技術創新和新産業的培育,這就意味着也需要在人才培養方面做好準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将發展新質生産力列為十大工作任務之首,同時排在十大工作任務第二位的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國家在不斷地推出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基礎人才培養,在科教興國方面也在緊鑼密鼓地為發展新質生産力做準備。除了基礎人才培養,還需要抓緊培養高端的領軍人才。

發展新質生産力,除了需要在人力上做好準備,也需要财力進行支持。過去産業發展可能會借助新型舉國體制的力量,由政府或是政府設立的産業引導資金投資,但是未來企業發展如果需要更多融資的話,還需要借助市場化的力量,融資的資金來源應該由資本市場進行造血。從這個角度來講,發展新質生産力在财力的準備上需要有健康的資本市場進行支持。

在物力方面,可以把物力理解為生産要素,既可以包括勞動力,也可以包括資本、知識和技術。其中,發展新質生産力,最值得強調的生産要素是數據要素。因為不管是傳統産業的改造升級,還是推動新興産業的發展,或是培育未來産業,都需要非常精細化地決策,減少資源錯配所帶來的成本。資源錯配是我們以前在各類資源配置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要麼造成産能過剩,要麼造成行業風險過高。而使用數據要素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降低各類資源的錯配程度。

從國家發展戰略角度來講,新質生産力是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着力點和載體。要着眼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關鍵是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硬道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的中心任務。未來一段時間,要通過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着重發展新質生産力。


來源:光明網7-2

王勇:beat365經濟學研究所教授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