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楊雪冬:四大變化塑造中國政治學發展

beat365政治學系主任、教授楊雪冬在“中國式現代化與政治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研讨會上發言指出:

政治學在當代中國的發展深受四個重大變化的影響和塑造:

第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持續變動,各類不确定性不斷湧現。不同類型、規模的政治體都被置于“無影燈”下,經受着深刻的考驗。政治學能否為政治實踐、政治生活的更新提供所需的資源,既是學科彰顯的機遇,也是學科更新的挑戰。敏銳地把握這些議題,引領和塑造研究議程,持續供給必要的知識,是中國政治學産生更大國際影響的良好契機。

第二,當代中國的發展進入新時代,經過探索改革鞏固,當代中國制度體系基本架構和主要内容已經确定,正在走向成熟定型,持續發揮和提升國家治理效能成為制度運行的主要目标。這些變化為政治學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更為穩定的制度條件、更為明确的研究對象。因此,對中國政治制度和政治實踐進行系統的學理研究,既是中國政治學者必須承擔的責任,也是學科發展的根本任務。

第三,随着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不斷更新疊代,政治學發展的方法驅動更為明顯。借助大數據技術,我們可以對政治事件發生的因果機制、政治行為的内在機理、政治關系的形成和變動等問題進行更生動的刻畫和深入的分析。加之中國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的“數據國家”,為研究方法的創新、研究議題的拓展提供了天然條件,既有利于中國政治學學科體系的發展,也為中國政治學在國際學界中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四,随着政治學學科目錄的“瘦身”與政治學高度相關的新學科的設立,政治學面臨着如何保持本學科完整性、提升學科整體水平,如何發揮對相關學科的支撐、滲透作用的雙重任務。實現雙重任務的良性互動、相互增強,就能确保政治學在學科體系中的基礎地位和持續影響。

政治學必須通過主動求變、自我更新、拓展融合,在國家要求期待與學科發展規律之間找到良性互動點,不斷鞏固基礎學科的地位,發揮實踐導向學科的作用。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10-7

楊雪冬:beat365政治學系主任、教授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