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嚴飛:鄉村體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上個周末,我專門從北京跑去了貴州省安順市,在最近迅速走紅的“村超”“村BA”的浪潮裡,在當地的小寨村看了一場地地道道的村BA比賽。

這場比賽是由大西橋鎮和快手聯合舉辦,整個賽事持續十天,而我看的是最後的“快手村BA”決賽。當天我提早了2個多小時抵達小寨村,現場已經座無虛席,看台上是身着貴州傳統民族服裝的當地村民、附近的居民,以及一些遠道慕名而來的遊客,球場上是當地的小孩子們和即将比賽的球員一起在玩籃球,間中還穿插着地方特色的舞蹈表演。籃球比賽正式開始後,在激烈的比賽争奪中,現場熱烈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鑼鼓聲、掌聲更是響徹全場。看台上的觀衆操着當地方言大喊着他們熟悉的球員為他們打氣加油,小孩子們更是會在中場休息的時候從球場兩邊的過道上鑽出來,找到自己喜歡的“大哥哥”球員一起合影。而最後的比賽獲勝獎品也頗具鄉土特色——大鵝、臘腸這些當地特産均在其列,而一等獎則是一台拖拉機。

作為一名研究社會學的學者,村BA的爆火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鄉村體育文化有着極大的潛力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鄉村體育運動不僅激發起村民們的生活熱情,更吸引了全社會的關注,為鄉村帶來了實際的經濟效益和文化動能。

村BA的舉辦是農村自發、村民首創,展現了新時代農民的精神風貌和體育風采。貴州小寨村的村BA實際上已有多年的傳統,村裡參與籃球運動的人數占到全村總人數的70%。在長期的發展中,籃球已經成為當地村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從早上到淩晨,都能見到村委會門口打球的老少村民。村BA的發展證明,鄉村不缺乏文化資源、不缺少開發潛力,隻要能有效地發掘并利用這些文化資源,鄉村社會便能激發出無盡的活力和創造力。村BA的爆火也證明了,村民具有創造、享受精神文化成果的能動性,并可以在社會中喚起廣泛的共鳴。村BA中展現的積極、開放、進取的村民形象,以及熱烈、親切、獨特的鄉村魅力,恰恰是村BA強大生命力的源泉。

村BA爆火的背後,是加強村居建設、保護文化傳統的實踐積累。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是便利觀賽、安全比賽的物質基礎。最近幾年,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十分鐘上高速,半小時坐高鐵,5G網絡全覆蓋,村裡的家家戶戶都連通了“硬化路”。從2019年開始,小寨村先後經過4次捐款,捐款總金額近百萬,建成了一座高質量的小寨村文體中心,為球場鋪上了嶄新的橡膠墊。借助村BA的火爆,地方傳統的文化元素也煥發出新的活力。村BA舉辦時各種頗具地方特色的舞蹈表演,乃至包括“吃新節”在内的苗寨傳統民族節日,對于那些慕名而來的遊客,在體驗村BA獨特氛圍的同時,又輸入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自覺。與此同時,像快手等企業的加入,也更加有利于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傳播出去,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進而帶動當地文旅發展。

村BA既是村民的文化盛宴,又是經濟振興的寶貴機遇。村BA使我們思考,是否有一條“特産走出去、人才返回來”的鄉村振興獨特道路。體育是能夠帶來集體認同和團隊精神的:一方面,以村BA為代表的鄉村體育活動營造了濃烈的集體氛圍,促進了鄉村社區共同體的複興,強化了村民的凝聚力、密切了彼此的連接。對村民來說,村BA構成了他們共同的文化體驗和集體記憶。另一方面,村BA吸引的廣泛社會關注,勢必将形成一股全社會關心關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濃厚氛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凝聚新的吸引力。随着互聯網熱度的不斷發酵,網絡人氣逐步轉化為振興底氣,廣大村民也從鄉村體育的發展中得到了實惠。在這兩方面的合力作用下,我們看到的是鄉村人才回流的新可能。在小寨村,許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因村BA的影響而有了返鄉創業的想法。依靠體育文化“留住鄉愁”,借助比賽熱度尋求機會,我們由此可以思考青年返鄉創業如何實現良性循環。

為了讓村BA熱度不減、活力不退,必須因地制宜、靈活施策,充分采用各種措施培育鄉村體育文化、加強鄉村體育建設。舉辦村BA,應當堅持村BA姓“村”,避免過度商業化。小寨村的比賽堅持文體中心的籃球場露天開放,不收取門票,避免過度炒作,彰顯出村民體育熱情的初心,留住了推進鄉村振興事業的源泉。隻有可持續發展、避免“昙花一現”“一地雞毛”,村BA才能形成示範帶動效應,不斷引領鄉村體育文化建設的熱潮。

鄉村體育文化的發展,還可以進一步利用好互聯網短視頻平台,将技術的力量與鄉村的魅力加以整合,用“分享”和“點贊”對鄉村體育文化進行賦能和推動,形成一種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比如這次比賽現場總計有8萬人次觀賽,線上直播總播放人次更是達到了3億,這不僅再次印證了村BA的火爆程度,從另一個角度也能看出全民短視頻直播平台對于村BA的賦能。據我所知,本次村BA也首次啟用了在國際重大賽事上應用的“黑科技”子彈時間,極大地提升了直播賽事的觀看體驗。

推廣村BA,同時也應當注重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在基礎設施建設、體育教育與人才挖掘、網絡宣傳與推廣上,村BA仍然大有可為。發展村BA,不妨着力産業鍊延伸。通過充分利用體育活動帶動的産業鍊,可以進一步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與旅遊、餐飲、零售、廣告等相關行業合作,村BA可以通過自身的品牌影響力打造體育旅遊、體育消費等新的經濟增長點。

村BA的走紅和發展充分說明,鄉村不僅需要塑形,更需要鑄魂。而鄉村振興的“根”在基層,“魂”在民間。充分支持和保護村民群體首發首創大家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是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擴大優質産品供給的恰切渠道。深入挖掘鄉村的體育資源,培育和發展鄉村的體育文化,并将其與鄉村的經濟、文化、旅遊等多方面相結合,将有助于構建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鄉村振興體系。我們由此更可以深入思考,鄉村振興是否能就此闖出一條新路子:鄉村不僅僅有着青山綠水的自然景觀,也可以立足于當代村民的風土人情、文化特色,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品牌。


來源:光明網6-16

嚴飛:beat365社會學系副教授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