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可以看出,新一屆政府延續了我們黨一直以來重視發展的思想,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特别是現在提出要更加重視高質量發展,原因就在于我們的經濟發展要擺脫原有的粗放式、規模式的擴張,要更加強調經濟效益和低成本。這和我國目前所處的新發展階段有很大關系。在過去一些年中,面對世界範圍内的需求,我們制造了滿足全球大部分國家所需要的工業産品,打造了全世界門類最為齊全的工業體系,使得中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但随着外部需求的萎縮,包括地緣政治環境的惡劣等,我國的産能一度面臨過剩的局面。所以我國一直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在此基礎上采取了去杠杆、防風險等舉措。這些舉措都為我們接下來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非常可行的基礎。
數字技術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立足新發展階段,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有新的舉措。從技術層面來講,可以從更好地發揮數字技術作用,通過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來推動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數字時代,或者說我們迎來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技術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和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所依靠的蒸汽技術、電氣技術相比,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它能夠降低經濟運行的費用,特别是交易費用和組織費用。而早期的工業革命所使用的蒸汽技術和電氣技術,主要作用是降低生産費用,它們作為動力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産效率,發揮工業化所特有的規模性特點,能夠實現大規模、社會化生産,極大地豐富了社會的産出。但是,這種動力技術在推動經濟規模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産能過剩和供需之間的錯配,導緻工業經濟體中經常出現過剩危機。我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體現了這種内在的邏輯。
現在的數字技術實際上和早期工業革命的動力技術形成了完美的互補。因為數字技術最核心的作用就是能夠通過信息的傳輸和程序代碼的開發,更好地發揮各種生産要素的組織作用,包括市場交易、企業内組織的任務安排等,在各個領域中降低組織費用。數字技術具體包含三大類:第一是數字化技術,或者稱為芯片技術、集成電路技術,這是數字技術最核心也是最底層的技術;第二是通訊網絡技術;第三就是我們現在最關心的人工智能技術,以ChatGPT為代表。這三大類數字技術會成為各行各業運用的底層技術,具有非常強的通用性。一方面,我國通過數字産業化來推動數字技術發展;另一方面,也通過對傳統産業進行數字化的改造升級來加大數字技術在各行各業的運用,以此來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另外,我國目前也在進行國家機構改革,特别是重組科技部,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這個調整最重要的目的是要通過科技部的職能調整來更好地推動我國的基礎創新能力,尤其是包括數字科技在内的前沿科技能力。
數字平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要想更好地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除了需要在數字技術的創新方面加大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發揮數字平台的作用。數字技術最大的價值是能夠降低經濟活動的交易費用、運行費用,而費用的降低更多是依托數字平台來進行的。我們可以看到,數字平台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最核心的組織方式,它類似于工業經濟中的工廠、農業經濟中的農戶,是經濟活動的組織形态。
數字平台有多種類型,有我們所熟悉的電子商務平台、社交網絡平台,更重要的是有雲計算平台,即生産領域的平台,當然還包括操作系統平台等各類研發平台。不難發現,數字平台在經濟活動中的生産、交易、研發、創新等各個領域都發揮着非常基礎和重要的作用。目前,消費領域的數字平台在我國經濟活動中發揮着主導作用,生産領域的數字平台,包括工業互聯網平台等還有待繼續發展。但可以看到,目前我國生産領域數字平台的發展速度很快,例如以阿裡雲、騰訊雲、華為雲為代表的雲計算平台,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另外,我國在建設的國家大型重點實驗室也是一種創新的平台,同樣在飛速發展。
數據要素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除發揮數字技術和數字平台的作用外,還要發揮好數據要素的作用。數據要素通過和數字技術的結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決策水平,發揮降低交易費用、組織費用等作用。可以說,數據要素是數字時代的新型能源,是一種新型的生産要素。要想發揮數據新型生産要素的作用,非常重要一點就是要統籌我國的數據資源,對數據資源的利用進行規劃和部署。這也是此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專門組建了國家數據局的原因。國家數據局的成立對于我國接下來通過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将起到全局統籌上的重要作用。
當然,發揮數據要素作用還需要依靠市場化的機制,目前我國正在推行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的建設,包括北京、浙江等地都紛紛成立了大數據交易中心。這實際上是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加強對數據要素的配置。此外,從大學的角度來講,我們還需要加大對數字經濟人才的培養,加強學科建設等。在市場監管、産業政策扶持等方面,也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以此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3-21
王勇:beat365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