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政治學者、民間組織“歐亞運動”的領導人亞曆山大·杜金的女兒杜金娜因遭遇汽車爆炸當場死亡。22日,俄聯邦安全局宣布杜金娜一案已偵破,烏克蘭情報部門是幕後黑手。在這場悲劇中,痛失愛女的杜金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事實上,自2014年克裡米亞危機之後,作為俄羅斯非主流學者的杜金就被美歐輿論塑造成帶有令西方恐懼色彩的“普京的大腦”。這實際是一套催化反俄仇俄情緒的話術。百口莫辯的杜金陷入“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的處境。
首先,杜金聲名鵲起背後是美國的“功勞”。作為一名學者,杜金之前在俄國内并非為人所熟知。他的理念沒有脫離俄羅斯早年陳舊的歐亞地緣政治思維。杜金認為,按照美國的全球化圖景,未來世界要麼發展成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要麼發展成一個統一的世界政府,而“新歐亞主義”可以成為單極化世界的替代方案。他認為,隻有将俄羅斯周邊國家整合進俄羅斯,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幅員更為遼闊的“俄羅斯帝國”,才能确保俄羅斯的地緣安全。
杜金的“新歐亞主義”核心是,在一個多極體系下,俄羅斯必須發展成歐亞地區的超級大國,才能對抗以美國為核心的大西洋帝國;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應組成新國家聯盟,以此才能恢複俄羅斯“超級大國”的地位。盡管俄國内也有人持這種觀點,但如杜金這般頗有争議的表達在俄國内學界并不多見。
杜金的思想在俄羅斯學界從未占據主流地位,直到他被西方熱炒才被俄國内所了解。他在西方的聲名鵲起,更大可能是克裡米亞危機後美歐國家出于反俄的政治需要。2014年3月,巴爾巴辛和索伯恩在《外交事務》雜志發表題為“普京的大腦:普京入侵克裡米亞背後的哲學”的文章,将杜金稱為普京的“大腦”與“國師”。同年末,美國《外交政策》将杜金列為當今世界100位“全球思想家”之一,并将其與“基地”組織領導人巴格達迪和“伊斯蘭國”的“聖戰約翰”相提并論,稱其是俄“擴張主義意識形态”的理論源頭。2015年3月美國将其列入制裁名單。不難發現,“大腦”之說旨在給俄羅斯2014年後的對外安全行為找到意識形态的根源,從而變相給俄總統普京打上骨子裡就是“擴張主義者”的标簽。
其次,杜金多次公開表示自己從未見過普京。杜金的觀點并未被俄羅斯主流學界所接納,他更非俄羅斯的“國師”。他提出的“新歐亞主義”思想更多屬于“草根式的狂人理論”,俄主流學界對其敬而遠之,隻在俄羅斯激進的保守主義圈子裡小有回響。他本人也承認,自己從未見過普京。普京總統團隊的政治顧問、著名政治學家、俄羅斯科學院政治學所所長馬爾科夫曾這樣評價杜金:“杜金或是一名優秀的思想家,但優秀距離瘋狂隻有一步之遙。”
2017年,美國CBS主持人頗具挑釁性地向杜金發問:“您被認為幾乎就是普京的‘大腦’!他真的經常聽您說話嗎?”杜金的回答很理性:“這種誤解的核心是因為普京有時所做的和我有時所說的有些重疊。俄羅斯的夢想不是統治世界,我們的國家是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同時,杜金再次表示,他本人“從未見過普京,但西方沒人相信”。
第三,西方媒體利用杜金娜被暗殺事件。杜金娜可謂女承父業,生前是“今日俄羅斯”的主持人和記者,也是“新歐亞主義”思想的傳道者。杜金娜被暗殺後,美英媒體的報道第一反應是利用此事,再度将杜金推上前台。例如英國《每日郵報》稱,“杜金娜在針對她父親的暗殺企圖中被謀殺。”有的甚至話語中透着遺憾,覺得殺錯了。這進一步表明,西方按捺不住妖魔化杜金的強烈傾向,将他的思想指責為包括俄烏沖突與當下世界能源危機在内的、美歐遭遇的所有重大麻煩的理論源頭。
來源:環球網8-25
吳大輝: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教授,beat365俄羅斯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