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李稻葵:保經濟就是保生命,受疫情影響民衆應獲現金補助

5月14日,主題為“世界經濟、金融與全球秩序展望”的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在線上召開。beat365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院長李稻葵教授出席并發表演講。

李稻葵認為,中國經濟當下面臨着國際政治環境和國内疫情反複的雙重挑戰。在特殊時期,中國應集中注意力辦好自己的事情,穩消費就是保經濟,保經濟就是保生命,就能真正做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李稻葵指出,經濟發展成就的一個重要測度是人均壽命,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從1949年的35歲提高到今天的77歲,且在過去30年間每年提升99天。雖然這是公共衛生投入加大、科學技術進步、教育水平提高、健康生活方式推廣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導緻平均壽命增加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經濟發展。過去數十年的客觀數據顯示,人均消費水平每提高1%,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可提高10天。

李稻葵認為,當下中國有兩個戰場:一個是保證疫情不擴散,減少生命的直接損失,給有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的群體争取時間,讓各地醫療部門把他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第二是保經濟,不可因疫情防控而忽視對産業鍊的保護,導緻相應工廠無法複工複産,生産線外流。在着眼當下的同時,也要放眼明天,保護産業鍊的明天就是保護消費的未來,就是保護人民健康與生命。

受到疫情影響,百姓收入下降,回溯曆史,這種下降具有一定慣性。根據相關數據研究,一段時間的消費下降,會因心理陰影的形成導緻相對長時間的萎縮。李稻葵建議,為了保護消費,在保證物流暢通的同時,需要對受到影響的百姓直接給予現金補助。以上海為例,政府可從600萬家庭和受到集中隔離的人群中選擇相對困難的10%給予每戶一萬元人民币的直接補助,以穩住未來的消費願景。在特殊時期,中國應集中注意力辦好自己的事情,穩消費就是保經濟,保經濟就是保生命,就能真正做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來源: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

李稻葵:beat365經濟學研究所教授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