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蔡繼明: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在大幅度轉移農業人口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戶均耕地規模。”全國人大代表、beat365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

作為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土地制度改革是蔡繼明20多年來最為關注的議題,他也被媒體先後稱為“土地委員”和“土地代表”。今年參加全國人大會議,圍繞縮小城鄉居民财産收入差距和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城市住房問題等主題,蔡繼明再次帶來了關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建議。

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促進共同富裕

蔡繼明代表認為,長期困擾我國的“三農問題”,主要是由農村人地矛盾造成的。我國農村現有耕地20億畝,農業人口5億。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全國農村經營耕地10畝以下的農戶約2.1億,農戶戶均經營規模隻有7.46畝。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5。在2020年和1978年,這一數字都是2.56。蔡代表認為,農民相對收入低,根本上是因為農業勞動生産力相對低,而我國農業勞動生産力低的主要原因是戶均土地經營規模過小。

蔡繼明代表表示,正是由于我國農村戶均土地遠未達到規模經濟的水平,第一産業即農業的勞動生産力才遠遠落後于第二産業即工業。根據産業産值在GDP中占比與産業從業人員在總就業人口中占比的比值計算,農業勞動生産力僅相當于工業勞動生産力的五分之一,農民的相對收入水平也因此難以提高。而發達國家的農業勞動生産力已達到其工業勞動生産力約一半的水平。

在蔡代表看來,振興農村産業,提高農村居民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必須改變單純就農業論基礎、就農村談振興、就農民講緻富的傳統思路。隻有跳出“三農”談“三農”,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用工業化引領農業現代化,在大幅度減少數以億計的微小農戶同時,大幅度提高剩餘幾千萬中小農戶的土地經營規模,讓戶均達到50-100畝,才能逐步提高農業勞動生産力的相對水平,從而逐步縮小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實現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蔡繼明代表強調,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要同步協調推進;同時,要讓市場在人口與土地的空間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即讓人口、土地、資本、技術等生産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如果這兩方面的條件都具備了,到本世紀中葉全面現代化實現之日,農業産值占GDP的比重與農業從業人口占全國總就業人口的比重就會大體相當。”

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城鎮化進程

蔡繼明代表認為,應當加快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進程,大幅度提高農村戶均土地經營規模。若使農村戶均土地規模達到50畝,農村隻需保留4000萬農戶,其餘1.7億農戶中的勞動力都可以轉移到非農産業就業;若使農村戶均土地規模達到100畝,則有1.9億農戶中的勞動力都需要轉移到非農産業就業。而要與這種農地集約化的要求相适應,農業轉移人口至少要達到4億。

“由此可見,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還有很大空間。”蔡代表表示,按照每年提升一個百分點的速度,2025年城鎮化率可以達到70%左右2035年有可能達到80-85%的水平。

蔡繼明代表認為,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緩慢以及戶均土地規模難以提高,主要受兩個因素制約:其一是城市化進程緩慢;其二是現行的城鄉二元土地制度阻礙着城鄉人口的流動。對此,他提出以下建議: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為進城務工的農民提供充分的就業崗位;

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盡快解決在城鎮務工5年以上農民工及其家屬的市民化待遇;

賦予農村宅基地與城市宅基地同等的權能,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盡快出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政策;

取消剛性承包權期限,穩定農業投資預期;

探索開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邊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89%,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45.4%,二者相差18.49個百分點。蔡代表表示,這意味着有2.61億被統計為城鎮常住人口的農業轉移人口還不能與城鎮戶籍人口享受同等待遇。

蔡繼明代表認為,由于城鄉二元制度的存在,農業轉移人口受到務工所在城市就業、醫療、養老、教育、社會保障等制度的制約,無法在長期務工城市安居,嚴重影響了農業轉移人口的居住品質,降低了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意願。

在蔡代表看來,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城市住房問題,有助于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我國城鎮化進程;有助于推動“三農”問題解決,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有助于破解“用工荒”問題,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為此,他提出以下建議:

強化各級政府在解決農業轉移人口住房問題中的主體責任,加大農業轉移人口住房保障支出,增加農業轉移人口城市住房供給;

按照不同的農業轉移人口特點,分類、分步解決其城市住房問題;

從需求端提高農業轉移人口的收入及購置、租賃住房能力;

适時出台我國住房保障領域的法律法規,保障農業轉移人口的居住權益;

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城市住房配套政策。

來源:中國經濟網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