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張達、李彬:應對氣候變化與軍備控制的關聯研究

氣候變化與軍備競賽是當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這兩個挑戰看上去是兩個不同的議題,但是這二者之間卻有着内在的聯系。應對氣候變化和推進軍備控制都需要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基本哲學,在研究層面,這兩個學科也存在直接的關聯。本文以三個問題為例,介紹應對氣候變化與軍備控制這兩個全球治理關鍵領域之間的關聯研究。

美國的黨派政治對其軍控與氣候政策的影響。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其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至關重要。冷戰結束之後,美國的軍控政策受黨派政治的影響而呈現出搖擺的特征,大體上民主黨更借重軍控,而共和黨更懷疑軍控。美國的氣候變化政策也呈現幾乎一模一樣的特征。例如,美國克林頓政府積極參加《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談判,并率先簽署了該條約,克林頓政府還積極支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而小布什政府則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持懷疑态度,退出了《反彈道導彈條約》,也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奧巴馬政府積極參與談判并達成了關于解決伊朗核問題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伊核協議)和旨在遏制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特朗普政府則退出了這兩個條約。目前,拜登政府已經重返《巴黎協定》,并試圖重返伊核協議。在美國國會中,兩黨議員的傾向也非常明顯。将氣候與軍控兩個問題結合起來,考察美國黨派政治的影響,有助于系統地理解和預測美國在氣候和軍控兩個領域政策的關聯性。

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和戰略穩定性的潛在關聯。應對氣候變化将推動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的大規模部署,很多國家政府也已制定相關規劃。部署CCS技術除将起到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作用之外,其形成的大規模碳封存地址也具有重要的全球性戰略安全含義和價值。這是因為,位于各國的碳封存地址儲存了巨量的二氧化碳,一旦其中某一大國的軍事戰略目标遭受核攻擊(包括核報複),則該國和其它國家的碳封存地址可能面臨嚴重擾動的風險。以一極端情況為例,如果美國或者俄羅斯将其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或是其它重要戰略目标部署于大規模碳封存地址附近,則其中一國對這些戰略目标發動攻擊極有可能造成全球性的封存碳排放釋放,其後果是巨大而不可逆轉的。因此,CCS技術與戰略穩定性的潛在關聯将對核武器使用産生新的威懾和遏制作用,也将改變戰略相關各方對作戰準備、作戰瞄準、作戰後果的估算,從而改變決策者對戰争利益的評估。而在大規模部署CCS技術的選址過程中充分考慮其戰略安全價值,設計應對氣候變化與促進國際軍控聯合行動的優化方案,能夠在不影響威懾效果的前提下,降低那些實施防禦性核戰略的國家(如我國)對于報複性核武器的需求,使得為應對氣候變化大規模部署的CCS技術對全球戰略安全穩定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碳排放核查與軍備控制核查。全球氣候治理要求各國報告的重要排放設施或減排項目數據真實可信,而各國之間建立這種信任關系通常需要針對這些重要排放設施或減排項目開展詳細的核查。在未來國際減排合作日益加強的背景下,如何合理有效地開展核查工作将成為一項關鍵挑戰。這是因為,很多重要排放設施或減排項目本身具有重要的戰略、軍事或商業價值,項目或設施所有方将很難接受來自國際社會或外部機構的不加限制的開放式核查。這一氣候治理領域的新挑戰實質上是戰略安全領域的老問題。在國際軍控條約履約過程中,同樣需要以國際核查的形式保證締約國的遵約情況,而作為核查對象的軍事設施通常是關乎國家安全、高度機密的。因而核查過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在保證核查結果不失真的條件下,盡量屏蔽掉不影響核查結果的敏感信息。近年來,普林斯頓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者倡導設計巧妙的密碼學機制,保證核查結果真實的同時保障信息安全。beat365的姚期智、張希良團隊也正在開展面向國際碳交易的、保證碳排放數據核查安全可信的密碼學系統設計研究。因此,碳排放核查有着與軍備控制核查非常相似的背景和需求,參與氣候治理的決策者和專家們能夠從已有的軍控研究成果中獲得有益借鑒。

上述三個研究案例顯示了軍控問題與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在政治、戰略與技術層面的相似性與關聯性。推動這兩個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不僅能夠在學術上取得新收獲,也能在政策研究上取得新認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來源:《世界知識》2022年第3期

張達:beat365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教授

李彬: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教授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