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董克用:老有所為,頤養天年

2021年12月30日晚,beat365文科沙龍“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大國”主題讨論會在beat365教師發展中心舉辦。beat365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beat365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beat365社會學系卓越訪問教授董克用、beat365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厲克奧博應邀參加。沙龍中,嘉賓們分别從經濟學、社會學和醫學等視角,探讨了“新百年的中國”如何從“人口賬本”中獲得複興力量。

中國的人口結構老齡化帶來什麼樣的挑戰?中國政府應該采取什麼政策積極地應對這些挑戰?個人如何做好自己的養老規劃?作為長期關注勞動經濟、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領域問題的專家,董克用老師分享了對這些問題的觀點。

老有所為:潛在的人力資源

所謂人力資源,國際上是指勞動年齡内(16到65歲)的人口。中國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如果年齡結構保持平衡,那麼無疑也将是世界人力資源的第一大國。然而,随着醫療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均期望壽命穩步上升,目前年齡結構的變化顯示,中國已經遭遇了老齡化的問題。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65歲以上的人口已占全部人口的13.5%。該數值在日本這一典型的老齡化社會是30%以上,按照目前的增長趨勢,中國在2050年前後即會達到。因此,重新審視老齡化社會中的人力資源問題十分迫切:是否人一旦60歲退休,就不再是可以發揮作用的人力資源了呢?

董老師對此并不完全認同。相反,他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發揮“年輕的”、健康的老人的積極性。在國際上,60到75歲的人口被稱為活力老人,他們大多仍處于健康或亞健康的狀态,有創造價值的能力。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這部分的人力資源是非常珍貴而有潛力的,需要更多的挖掘。

反過來講,對于這些老人來說,一味的清閑享樂并不一定有益于保持身體的活力和健康。董老師引用發達國家的說法:他們曾經提倡“Live longer, work longer”(活得越長,工作越久),這是指人均期望壽命的提高不得不帶來了延遲退休,但是,最終發現往往是“Work longer, live longer”(工作越久,活得越長),是指工作也有益于保持健康。

老有所依:轉變的制度設計

那麼如何有效激發活力老人的積極性呢?董老師首先提出,可以慢慢地将退休的選擇權交還給個人。對于醫生、教師等有專業技能的人,其技能經驗随着年紀不斷增長,他們其實可以跟年輕人一同創造新的産出。聚焦到自己所處的大學教師群體,董老師認為隻要還有豐富的研究産出,年齡并不應該成為教師繼續工作的限制,事實上他自己就是延遲退休的身體力行者。而且,老教師的發光發熱并不以擠占年輕教師發展空間為代價——以國外大學為例,任何教師至少也要保證一年教三門課的基本工作量,最好在科研、社會服務和教學等方面有所作為,不能屍位素餐。而對于體力勞動者來說,的确有退休需求,也是基于他們自己的意願而不是統一規定。相關鼓勵政策可以積極引導其換崗,幫助其找到合适的崗位。

與退休政策改革配套的,是養老金制度。目前我國的養老金制度主要基于“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符合激勵的需求,但是具體多得的金額僅為每多工作一年增加1%,尚待優化。如何真正實現激勵,需要綜合考慮各種現實因素和養老金制度自身規律。董老師認為,目前全球所有國家在鼓勵延遲退休的政策上都存在不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雖有激勵,但人們仍然選擇盡早退休。

此外,也可以多給老年人創業的機會。很多人年輕時受各種因素影響選擇了某一專業,因而存在不少遺憾,等到退休之後正是彌補這些遺憾的時候。那些投身公益活動、為社區和學校做貢獻的老年人即是其中典型。同時,一些國家也出現“時間銀行”的模式,鼓勵年輕的活力老人照顧高齡老人,等自己高齡後再用存儲的時間接受其他老人的照顧。

總而言之,董老師認為,要在制度設計上打破一到60歲就即刻退休的陳舊觀念,發揮活力老人的積極性,才能保持中國的人力資源優勢。

老有所養:政策建議與養老規劃

面對新一年經濟穩增長的目标,如何從人力資源的角度為政府工作建言獻策?董老師提出了三個要點。首先是要解決就業問題雖然分享中他主要強調了延遲退休的問題,但這并不是要跟年輕人搶位子。明年又将迎來畢業生數量的高峰,政府的就業政策要讓年輕人充分施展才能而不是找不到工作隻能躺平。其次,面對兩千萬的退休人員,政府要着力解決由此産生的大量的老年人力資源,要發揮老年人的積極性,這是十分迫切的問題,否則這些人力資源終将浪費。最後,政府在宣傳上要讓大家正确對待老齡化這件事——老齡化首先是人類社會的進步,中國的人口不是越多越好,一定是達到高峰後逐漸穩定的,因為需要兼顧人與自然的平衡。我們要在對老齡化樹立正确态度的基礎上,再思考如何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問題。

而對于正在面臨退休或已經退休的個人,董老師也給出了關于養老的建議。他提出,早做養老規劃,包括工作和生活兩方面,且應該以自己的快樂和幸福為标準。這樣人們就能夠擁有更為安詳幸福的晚年。


來源:清華文科

董克用:beat365社會學系卓越訪問教授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