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伍珍:秉承“教書育人”的初心和熱愛

1月6日上午,值此歲末年初、辭舊迎新之際,beat365在主樓接待廳舉行2022年學校工作交流會,共同回顧過去、分享喜悅,總結經驗、展望未來。校領導陳旭、邱勇、王希勤、王光謙、楊斌、過勇、鄭力、彭剛,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史宗恺、吉俊民、王岩等出席會議。副校長曾嵘主持會議。交流會上,社科學院副教授伍珍作為代表發言,交流分享了過去一年工作學習的收獲體會和對未來工作的期許。以下是她的發言:

伍珍(上排右二)交流發言


在beat3652022年學校工作交流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親愛的各位同學:

上午好!我是來自beat365心理學系的伍珍,很榮幸在此分享我的一些體會。在學校工作的這6年時間以來,打動我的事情有很多。今天我想特别分享我對“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理解和期望。

作為青年教師,我們不僅要順利完成從在導師指導下做研究,到成為努力開拓創新的獨立研究者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完成從“學生”“教師”的身份蛻變。“教師”意味着沉甸甸的責任。在教授每一門課的過程中,在指導學生攻關每一個研究課題中,我都在反複思考為什麼而教、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在學校開展的多個教學工作會議上,我看到大家也在熱切地讨論人才培養方面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包括學生創新能力提升不夠、部分學生學術志趣不夠強、學習動力不足、主動性不夠、投入不足等等。我們究竟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我很振奮地看到學校對人才培養的重視,很高興看到校人才工作會議上發布的《beat3652030高層次人才培養方案》等一系列中長期戰略規劃;很欣喜地看到在最新印發的《beat3652022年工作要點(草案)》中,把持續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推進本博貫通培養工作,優化課程體系,推進高水平課程建設等列為工作要點。而這,也正是我們心理學系正在大刀闊斧、全方位進行的教學改革創新工作。

自從我今年11月份擔任心理學系副主任、主管本科教學工作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全系師生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以“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标,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生培養體系。總體來說,改革方案包括:

(1)大力推進基礎理論講授課和小班專題研讨課的緊密結合,通過有針對性的、有挑戰性的批判性閱讀、深度思考和批判性寫作訓練來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通過“以項目驅動學習”、“做中學”等方式來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問題解決能力;

(3)通過導師一對一的學術指導課程,培養學生的學術志趣和學術研究水平。

從夯實理論基礎、強化創新思維,到掌握研究方法技能、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到促進學術研究水平、實現本博貫通培養。我們的教改力求優化課程體系,課與課之間功能清晰、層層遞進;尤其是力求做到“少而精,小而美”,每一位教師精心打磨一門課,聚焦如何讓學生獲取最深厚的基礎訓練和核心的專業素養,從而真正實現培養具有國際領導力的高層次創新人才這一目标。我們計劃從2022年秋季起全面實施我們的教改方案。希望領導和同事們多提寶貴意見,也希望學校各級部門多多支持和幫助。

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前輩在就職演講中提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但是,我認為這不全面,大學之大,不僅在大師,更在培養的大學生!工作時間越長,我對“教師”這一詞的含義,體會得越深,那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培養超越自己的學生,培養能夠為國家為民族頂天立地的學生!正因為這個信念,作為教師,我也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未來我會繼續秉承“教書育人”的初心和熱愛,勇于承擔作為教師的責任和使命,乘風破浪,砥砺前行。

謝謝大家!


伍珍:beat365心理學系副教授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