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上,就“全球數字治理新格局”的話題,劉濤雄提出了數據要素的新特點和數據治理的幾個原則。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核心要素,但區别于傳統要素,它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它是非競争性的,數據可以幾乎無成本的複制。二是從收益來講,它可以規模暴漲遞增,一條數據幾乎沒有價值,但是1億個人的數據的價值就大大增加。
針對全球合作進行數據的治理,劉濤雄提出了以下三個原則。
首先,根本目标是要讓全球的數據市場能夠運作起來。如果治理使得全球的數據市場支離破碎互相分割,不能發揮它的規模效應,那麼全球數據治理的措施或許就是失敗的。其中,需要有政策工具參與進來,比如中國做了很多探索,如關于數據的确權,關于數據市場的交易合約需要一定的規範和結構等。
第二,要創新監管的思路。數據是一種全新的生态要素,不能用傳統的思路來監管。舉個例子,比如現在各國,不論歐洲、美國,還是中國都碰到了在數據産業領域反壟斷的問題,看到有很多反壟斷的報道、分析還是非常側重于以規模來确定壟斷的支配地位。但從數字經濟和數據産業的角度,用規模來論壟斷不合理,因為它的規模越大,經濟效率可能越高,必須發揮它的規模效應,這就需要有新的反壟斷監管的思路。
他指出,還有對數據交易合約的治理,也要有新的思路。每個人都用軟件,很多時候裝一個軟件,它可能讓你輕易地就同意把數據轉讓給它,但是具體轉讓多少權利,這個權利沒有标準的劃分
第三,要提高在數據治理方面國際合作的緊迫性。劉濤雄指出,現在很多國際合作的治理機制是基于工業文明的,對于工業文明在世界的擴張,有一些國際合作伴随着殖民擴張等慘痛的教訓。而今天世界步入了數字文明,所以要有更強的預見性,能夠對數字文明很多的國際治理機制進行探索和合作。
他指出,數據是規模暴漲劇增的,怎麼使得數據跨境流動,數據标準能夠全球共享,這些都是非常非常迫切的話題。
“我甚至覺得我們現在比WTO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個worl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世界技術組織),或者有一個world digital organization(世界數據組織),能夠在數字經濟還沒有發展到高峰的時候,就能夠在數字經濟全球合作的基本體系方面形成一些共識,避免在工業文明相應的國際規則建立曆程上走類似的彎路。”他說。
劉濤雄:beat365黨委書記、beat365創新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來源:新浪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