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傅瑩:重塑中美政治互信

編者按:2021年2月22日,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舉辦“對話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重回正軌”藍廳論壇。國務委員王毅出席藍廳論壇開幕式并發表緻辭。beat365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應邀出席“重塑政治互信”分論壇,并以線上形式發表看法,主要内容如下:

在今早藍廳論壇的開幕講話中,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介紹了2月11日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通電話的情況,兩國領導人一緻認為中美要增進相互了解,避免誤解誤判;彼此坦誠相待,不搞沖突對抗;暢通溝通渠道,推進交流合作。這向兩國乃至本地區和世界釋放了積極信号。王毅也對中美關系提出四點建議:一是相互尊重,不幹涉彼此内政。二是加強對話,妥善管控矛盾分歧。三是相向而行,重啟兩國互利合作。四是掃除障礙,恢複中美各領域交流。

學界為中美兩國元首取得的諒解感到鼓舞,尤其希望雙方能夠盡快恢複人文領域的交流,期待雙方在這些積極建議的基礎上取得進展。

中美關系面臨諸多困難,要想重回正軌,重建互信是前提。前不久剛剛去世的美國前國務卿舒爾茨先生在回憶一生經驗時寫道,“除了信任,其他都是細節”,“信任是基本的、互惠的,隻要存在信任,在任何環境下都會有好事發生”。

在與中國的關系方面,美方近來多次強調要與中國進行“戰略競争”。從中方的角度講,我們需要把握的是,美方要同中國争什麼?是世界領導權之争?像冷戰一樣的零和對抗?還是具體領域的優勢之争?在中方看來,中美不應進行戰略競争,因為加上“戰略”二字含義就不同了。那種惡性的、以完全壓制甚至消滅對手為目标的對抗性大國競争曾多次出現,導緻零和甚至戰争的結果,放在大曆史的進程中看,這種競争結果是雙輸的,中美不應重蹈覆轍。

美方對“來自中國的挑戰”有各種描繪,這些具體問題屬于細節,有的可以通過談判和溝通來解決或者管理,有的需要通過理論上的嚴肅讨論和實踐找到共存之道。

中美要建立基本的政治互信,最大難題是如何準确判斷彼此的戰略意圖。美方的心結在于,擔心快速成長的中國有稱霸世界的野心,認為中國要取代美國領導世界。無論中國怎樣努力闡述自己的和平發展意圖,美方都不願相信,因為美國自己秉持追求世界領導地位的強權理念,因此也用這樣的鏡像去猜度任何對美國構成追趕之勢的國家。

我比較贊同秦亞青教授的觀點:世界的霸權時代已經終結。他談到幾個原因,一是沒有單一國家具有主導世界事務的超強實力;二是世界事務趨向多元和多樣,任何國家都無法獨自有效應對;三是世界不支持霸權體系和霸權制度,霸權已失去合法性

美國的焦慮心态源自自身更深層的不安全感。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上升似乎停滞了。對于美國是否開始衰落,可能要放到更長的曆史演進中才能得出結論。冷戰結束之初的1992年,美國GDP的世界占比是25.6%,當時中國隻占1.68%;2019年美國GDP的世界占比是24.5%,同年中國上升到了16.58%,去年到了17%。應當看到,這些年美國經濟總量的世界占比沒有發生很大變化,隻下降了一個百分點而已,美國相對于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保持着明顯的優勢,隻是與中國的差距在縮小。

美國國内目前的困難不是外界造成的,而是其國家的内外政策失誤的結果,包括這些年對外的戰略透支,内部社會分配不均,黨争難以彌合,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些都需要美國人自己努力去解決,我們已經看到美國社會正在嚴肅探讨并努力解決這些問題。美國要想克服困難,走出困境,需要一個過程。美國畢竟對世界有很大影響,它自身遇到的困難難免會發生外溢,波及國際形勢和其他國家,對此我們需要有所認識和警惕。

在全球事務中,中國認同多邊主義道路。現在美國願意重返全球議程、重返多邊主義是好事,希望其目的不是拉幫結派、分裂世界。我們認為和平發展仍然是世界大勢所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符合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基本方向。

總之,中美重建互信,美方有責任,中方也有責任。中方要保持自信,加快對國際事務的了解和學習,主動開展對話合作。中方不懼怕競争,但不贊成搞戰略競争,需要培養良性的、有規則的競争。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特别緻辭中指出的,要“提倡公平公正基礎上的競争,開展你追我趕、共同提高的田徑賽,而不是搞相互攻擊、你死我活的角鬥賽”。

傅瑩: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beat365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beat365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