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特朗普總統仍未接受敗選,我仍發自内心地祝賀拜登先生當選下屆美國總統與哈裡斯女士當選美國曆史上首位女性副總統!我覺得,美國人的命也是命。雖然目前在中國大陸的中國人享受着平安的正常生活,但每天新增10萬例确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美國疫情的确令人震驚并使我們感同身受!令我敬佩的是,77歲高齡的拜登先生在競選美國總統的過程中,身體力行地強烈呼籲美國人佩戴口罩,加強防疫,甚至放棄幾乎所有大型競選集會。這是拜登先生把全美人民的健康與安全置于自己政治生涯最後一次登頂總統權力寶座之上的一種人品。他還未正式上任便發表了應對新冠疫情的計劃,使人們看到了美國控制疫情的希望。
衷心希望未來四年,拜登先生保持身體健康,為挽回分裂的美國、分裂的中美關系、分裂的世界而竭盡全力。這次美國多數選民選擇了拜登,是因為他們感到美國正在走在一條錯誤甚至是危險的道路上,需要通過政黨輪替和總統易人來糾正美國的戰略偏差與政策方向。美國一百多年來作為世界超級大國沒有輕易衰落的原因之一,也許正是這種糾偏能力。但是,我們看到,美國這次選舉中及選舉後出現的一些異常現象。特朗普本人及其支持者仍在固執己見而不願接受選舉結果。這不是美國選舉的常态。另外,一些國家仍企圖繼續在分裂的中美關系和分裂的世界中尋求一己私利。美國要跨越這些障礙而再度偉大,必須具有耐心和包容力,人們已經從拜登與哈裡斯的選後講話中看到了這種希望。

未來四年,美國要重新成為世界領袖,首先要做世界和平的領袖。因為隻有盡量避免戰争對城鎮基礎設施和植被的破壞,才能減少“戰争碳排放”,再加上節能減排措施,才能為減緩氣候變暖做出曆史性貢獻。
美國要重新成為世界領袖,就要認清我們共同處于兩種社會制度并存與多種國家模式競争合作的時代。競争不隻在特定的國家之間,而是普遍存在;合作不僅是在盟友之間,而是各國普遍需求。我們所處的時代絕非一些人主張的所謂“民主國家”與“集權國家”之間決戰的時代。不同國家與文明之間,需要多元并存,相互借鑒,取長補短。這也是中美兩國妥善處理好兩國關系所需要奠定的思想基礎。具有半個世紀從政經驗與國際視野的拜登先生,應該非常容易理解這一點。未來,過分誇大中美利益的分歧并不利于兩國關系的改善。其實,中美兩國人民也具有許多共同的是非觀念、奮鬥精神、聰明才智與價值判斷,未來需要通過更多的交往增進相互理解,求同存異,而不能總讓新冠病毒或政治病毒阻礙我們的相互交流與彼此認同。
未來四年,中國還會繼續發展壯大,美國也會恢複經濟活力。人口相當于美國4倍以上的中國,未來的經濟規模超過美國是必然趨勢。但是,中國模式既不同于蘇聯也不同于日本。中美關系不同于美蘇關系、美日關系。未來20年,中美兩個超級大國如何在競争中合作中與世界各國保持普遍協調,共同塑造超越“兩極對抗”的“兩超多元”國際關系新格局,是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新課題,也是中美兩國共同努力的大方向。
“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秩序”不僅需要可持續發展,而且需要可持續防疫與可持續安全。和平的多邊主義與開放的全球化進程,有利于“後疫情時代”國際秩序的再造與優化。這個世界已不存在通過絕對軍事優勢就可獲得本國絕對安全的可能性。新冠疫情靠軍事同盟是難以有效應對的。非傳統安全與傳統安全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視。
中美兩國有理由、有可能通過謀求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實現較低成本的可持續安全。這是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台灣問題、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等可能引起中美沖突的棘手問題,都可以在這一安全框架内妥善處理。拜登及其執政團隊隻要能做到這一點,在外交和國際事務方面的成就,就不僅會超過特朗普政府,而且可能超越二戰後曆任美國總統。
此時此刻,我們不會忘記為中美關系做出重大曆史貢獻的卡特總統!拜登會否成為美國的第二個卡特總統,未來四年将給我們最好的答案。
來源:“海外看世界”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