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日,雲上學堂課後座談發言稿
上一次跟邱校長彙報是2017年8月14日,秋季學習開學的第一天,作為第十屆北京市青教賽的獲獎選手參加了座談交流。我們經過青教賽的洗禮,成為了教學骨幹,也逐漸集結成了一支“清華戰隊”。在學校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出征”,迎接疫情大考。
2 月2日,我加入了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 雖然,對專家這個詞,我有些誠惶誠恐。但是在組長的帶領下,我們勇往直前,團結融洽,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任務。幾年來一直困擾我的一些教學問題,在跟專家組老師們的探讨中,有些問題迎刃而解。
在組長的示範和帶領下,我對教學設計做了很大的調整,運用“碎”、“動”、“減”的原理,重新設計了一門實踐型的專業課,加入了更多“以學生為中心”的深層互動,提升了教學質量。

2020年7月3日 座談會現場
梅贻琦老校長曾用“大魚帶小魚的從遊”來比喻理想大學的師生關系。在我們專家組,組長“大于”,帶動了一批 “小魚”。“從遊”的機制也可以在教師建設隊伍裡發揮作用,跨越專業的壁壘。我們這批“小魚”在曆練中成長為引路人,希望我們能夠帶動和改善院系層面教學研讨的氛圍、以及教學改革和提升的力度。
邱校長不一定記得,我在三年前在發言中表達了我對國際化教學的看法和提議,希望學校能夠支持EMI教學建設。
EMI的全稱是English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完整的定義是在國際化的平台上用第二語言英語向本國學生和國際學生傳播專業的知識、思想、理念、價值、以及前沿的研究,簡短的說就是用英文講專業課。EMI屬于國際化教學的範疇,也是國際一流大學的标配。
我之所以對EMI情有獨鐘,是因為我在清華開的大部分課程是用英文教學的。2017年我參加的北京市青教賽,除了語言類的選手,文科、理科、工科所有選手中,我是唯一一位用英文講的專業課的參賽選手。 當時我感覺壓力很大,甚至有些彷徨。薛克宗老師曾經問我,後不後悔用英文參賽。我隻對沒有拿到北京市一等獎而遺憾,卻從不為用英文參賽而後悔。
因為,我認為用英文講專業課是前瞻的,是有重要意義的。小的方面:用英文授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科研效率,對接國際科研前沿,寫出高水平的論文。往大裡說:用英文教專業課,還有利于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鍛煉溝通與協作能力、以開放和尊重的心态建立民族自信、培養同學們的全球勝任力和國際領導力。
我堅持EMI教學,用英文講專業課,講通識課,講慕課。這一路有些孤獨,但我堅持的原因是我認為這對學生是有益的。用英文學專業課,增加了對學生的挑戰度,而學生也能夠雙重收獲。2020年,我的堅持終于等到了開花結果的一天。今年校慶之際,學堂在線國際版上線了,為了紀念109周年校慶,推出了109門慕課,包括我的英文慕課“走進心理學”。這門課于2017年9月上線,在學堂在線的大力支持下,在助教團隊的共同努力下, 這門課在運行了8輪之後,評上了國家精品在線課,也被評為beat365優秀慕課。頒獎的那天,是1月3日,2020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彼時,大家還不知道新冠肺炎已經即将對我國以及世界造成如此大的影響。得益于學校的戰略部署,以及在慕課方面的豐富積累,使得清華在本次疫情中,發揮了引領全球在線教學的優勢。本學期在學堂在線、學堂在線(國際版)以及EdX上線,選課人數9萬餘人,是同期的三倍。教育部心理學專業教指委也把這門課列為優質慕課資源向全國心理學專業教師推薦,已有多所學校将其納入他們的混合式教學,擴大了清華心理學學科的影響力。
此外,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開展是全球高校共同面臨的問題,針對如何進行在線教學設計,如何進行有效的課程交互,我們在于歆傑老師和李曼麗老師的帶領下,将對外推出新的英文慕課“Shifting your teaching online”,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在國際教育領域發揮影響力,起到引領作用。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經過5個月的奮戰,我成長學習了很多。此時,總結、回顧并展望未來,在線教學的探索和創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我能在教育國際化的道路上,為清華争光;為培養清華學子全球勝任力的目标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