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自強是清華人的底色——2020年春季教學工作總結

心理學系 錢靜

不同尋常的開啟方式注定了2020年是變革的一年,教學是今年最核心的話題,全體教師共同面臨的在線教學任務無疑促進了校内教學共同體的形成。線上教學增強了課程的開放性和透明度,挑戰了以往的教學設計和課程交互的方式。,也有效地促進了教學的改革和提升。

我在2020年春季學期的工作主要分為三部分:

1. 第一部分是參與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的工作,為大規模開展在線教學提供文科教師的視角、案例以及可行性方案。

2. 第二部分是承擔本學期的教學任務,進行三門課程的線上教學,開放觀摩課。在國内和國際平台上分享在線上教學的交互的設計。

3. 第三部分是在學堂在線、學堂在線(國際版)和EdX三個平台上進行英文慕課的在線異步教學,并在同期開展和籌備新的慕課制作,包括針對國内心理學專業的中文慕課的以及針對國際在線教學方法的英文慕課。

這三部分工作的開展是按照時間順序逐一開啟的,下面我分四個階段進行回顧。

第一階段: 開學前夕,技術攻堅,多方合作,确保周全。

2月2日,“beat365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成立,作為代表社科大類的教師, 我參與了專家組的工作,也非常榮幸進入了這個充滿智慧的集體。我們的工作很多都是共同完成的,包括熟悉和比較各種直播技術、提出多種在線教學解決方案、參與并指導校内以及院系的教學培訓、在教師發展中心公衆号上發表“在線教學案例分享”、“直播測試報告”、“How to”系列教學技能分享等。這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保障線上教學萬無一失,針對各種可能的情況給出詳細的預案。

第二階段:開學初期,穩定軍心,開放觀摩課,分享教學設計。

2月17日,開學第一天,我的任務是在校内教學指導熱線接線。那一天,雨課堂崩了好多次,我及時與學院教務老師們溝通并了解情況,提供預案,并與學堂在線及時溝通,把最新進展反饋給院系,穩定軍心。發表了“網絡直播、心态要穩”的公衆号文章、同時參與“在線教學Q&A”的編寫。

本學期我的三門課是:本科生專業課《心理測量學》 (3學分)、研究生專業課《高級心理測量》(2學分),以及與樊富珉老師和伍珍老師的合教課程《大學生心理健康》(2學分)。《心理測量學》作為開放觀摩課向校内老師開放。 同期發表了“How to 交互”、“在線教學案例分享:心理測量學”等公衆号文章。

這三門課的授課采取的都是荷塘雨課堂+Zoom在線直播形式。前兩門專業課是小班教學,人數分别是30人和20人。《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全校文素大課,230人,除了直播大課以外,也配備了10次小班導修課。從同學們的反饋中,包括課程反饋以及與本科生課咨委的交流中,我發現疫情期間的在線授課清華同學們普遍更認同小班課的形式,課上可以鍛煉同學們的綜合能力、進行朋輩交流以及得到老師的個性化指導。

第三階段:結合心理學背景探索交互式教學設計,擴大清華在線教育的國際影響。

開學一個月以後,老師們對技術都掌握的越發純熟,教學工作的重點從“如何把課開起來“轉移到了“如何把在線課開好 ”。 互動是在線教學的靈魂,如何有效互動成了這一階段的熱點話題。 3月27日,作為嘉賓,應邀參加beat365教師發展中心舉辦的“互動教學圓桌會議”,與梅賜琪老師、鄭曉笛老師、安宇老師和李焰老師等嘉賓共同解答在線開展教學互動的挑戰與對策,這場論壇有1341人參與了熱烈讨論。

得益于學校高瞻遠矚的戰略部署,beat365在線教學的優勢在世界名校中起到了開路和引領的作用。4月27日beat365與UNESCO聯合舉辦“全球大學特别對話:新冠疫情下的大學在線教育及展望”在線論壇,校領導以及教育研究院的專家們出席了論壇。“在線教學課程設計展示”的分論壇上,我作為beat365的教師代表,用英文做了“如何運用雨課堂的互動功能展開在線教學”的報告,這場分論壇的直播吸引了全球2.6萬人在線參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階段:慕課建設,教學新常态下的未來計劃。

慕課做為精良的優質教學資源,對于在線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優質的慕課,可以釋放出更多寶貴的課堂時間,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更加交互,滿足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體驗。通過混合式教學設計,知識的獲取部分可以通過慕課在課外完成,課堂上加強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做中學,學中悟,通過親身實踐、提煉、達到對概念真正的理解和運用。在各個慕課平台上,慕課的數量雖然不少,但是品類過于集中,能夠用的順手的慕課為數不多,針對專業類課程的慕課更是匮乏。

我在2017年制作了一門英文慕課《走進心理學》,本學期在學堂在線以及EdX上線,選課人數9萬餘人。我的秋季課程會采用這門慕課進行混合式教學,但在春季這門課屬于典型的“異步教學”,面向的是國内乃至國際的廣大學習者。這門慕課今年被選為beat365優秀慕課,認證為國家精品在線課,同時被教育部心理學專業教指委作為優質慕課資源向全國心理學專業教師推薦,已有多所學校将其納入他們的混合式教學,擴大了清華心理學系的影響力。

5G時代,慕課教學資源可以輕松惠及更多的學習者,也能觸及到中國更多偏遠的地區,改變學習者的命運。建設優質的慕課資源,是清華老師的責任與擔當。在“學堂在線”的大力支持下,本學期我開設的《心理測量學》已經收集了完整的教學錄像,并将在後期完成慕課制作,填補國内本專業的空白。

此外,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開展是全球高校共同面臨的問題,針對如何進行在線教學設計,我們在于歆傑老師和李曼麗老師的帶領下,将對外推出新的英文慕課“Shifting your teaching online”,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在國際教育領域有所影響,有所引領。

總結:

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改革促成了教學創新,新興技術帶來的諸多優勢将會對未來的教學産生長久并深遠的影響。在這一時期,緊密的教學共同體形成了。在此特别要感謝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的每一位老師,還要感謝心理學系的每一位老師。這兩個集體都是由15人組成的,大家對教學飽含深情,兢兢業業。在這樣的教學共同體中,我成長了很多,感受到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課比天大的敬業精神,以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态度。

回顧本學期的課堂,還有很多感動,最細微但最入心的就是每節課給學生播放的清華上課鈴。在平日,教學區的鈴聲隻是對時間的提醒。但疫情期間,熟悉的鈴聲就是聯接老師和學生的精神紐帶,讓教書和學習成為了一件神聖的事情, 也是我們抗擊疫情最堅定的行動。自強是清華人的底色,堅定、勇敢地面對挑戰是清華人的态度。本學期的課程結束了,但是在線教學的探索與創新才剛剛開始。在這條路上,我将繼續深耕,作出清華人應有的貢獻。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