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守望相助 共抗疫情 ——中日韓三國互助共抗新冠肺炎

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教授 劉江永

截至2020年3月1日,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累計确診80080例,韓國增至3763例,日本為961例(“鑽石公主”号遊輪為705例)。韓國成為僅次于中國,确診患者最多的國家,日本則潛伏着大量疑似患者。世界上不少國家開始對中日韓三國公民采取禁止或嚴格限制入境的防疫措施。這種情況史上罕見。2019年中日韓三國GDP占全球經濟的約24%,接近美國,超過歐洲;中日韓進出口貿易額分别占世界的第二、第五和第七位。中日韓聯手共抗疫情不僅是三國當前的迫切需要,也可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貢獻。

一、日韓被确診患者猛增事出有因

今年1月16日,日本首次宣布發現來自武漢的中國感染者,根據疫情發展逐步采取限制入境措施。 日本确診患者主要集中在橫濱港停泊的“鑽石公主号”豪華遊輪上。該船是日本制造,所有權屬于美國嘉年華集團,船籍屬于英國,船長是英國人,2666名遊客中近一半是日本人。由于該遊輪不具備必要的隔離條件,停泊在橫濱港約20天每天都出現不少新增病例。2月23日該遊輪全體人員才撤離。然而,日本撤離者并未像其他國家那樣隔離14天,而是自行回家。目前日本上呼吸道檢測核酸試劑盒有限,而一些病例顯示下呼吸道肺部檢測也有必要。日本27位撤離人員甚至未做核酸檢測,這增加了在日本境内病毒傳播的危險。一些日本人認為,安倍政府如此怠慢防疫,有可能企圖利用疫情擴大宣布緊急狀态,推動日本修改憲法。

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别專家組組長鐘南山認為,日本的疫情主要與“鑽石公主号”遊輪有關,占比很大,700多人确診新冠肺炎。當時的辦法是不許下船,越隔離人越多,辦法比較失敗。船是密閉系統,特别容易促進傳染。現在開始改變了。韓國增加非常快,MERS疫情當時也增長非常快。建議更好加強國際合作,互相交流,分享失敗、成功經驗。

韓國疫情集中爆發的大邱,其爆點是在韓國有邪教之嫌的“新天地教會”2月21日的聚集活動。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副本部長權俊旭3月1日首度證實:韓國的部分新天地教徒曾在1月去過武漢。目前韓國确診病例中,超過2000例與新天地教會有關。2月29日韓國出生45天的嬰兒也被确診感染,原因是其父是新天地教會信徒。據韓聯社報道,首爾市已批準以過失殺人罪等罪名起訴新天地教會會長李萬熙等人。韓國政府已叫停大型集會和人員聚集。

伴随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國迅速蔓延,中日韓三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明顯增強。一國疫情擴大,鄰國或在劫難逃。目前,境外新增病例已超過中國大陸新增病例,中國防止輸入性傳染的必要性明顯增大。東京奧運會預定今年7月24日開幕,未來4個月日本避免疫情在本國蔓延才能确保東京奧運如期舉行,這是今年直接影響日本國際聲譽和經濟發展的舉國大事。

中日韓經貿、旅遊業相互依存度高。日本、韓國分别是中國第二、第三大貿易夥伴國,以及第三、第二大新增外資來源國。韓國、日本分别是中國第三、第四大遊客來源國,中國也是日韓第一大遊客來源國。中日韓疫情爆發,三國旅遊業首當其沖,經濟産業鍊也面臨危機。以日本為例,2019年訪日外國遊客人數同比增加2.2%,為3188.21萬人次。其中,來自中國兩岸三地的訪日遊客達1677.56萬人次,占全體訪日外國人的52.6%,中國大陸遊客為959.43萬人次,中國遊客消費額達1.77萬億日元,約合1122億元人民币。日本期待2020年實現訪日外國遊客4000萬的目标,以拉動經濟。然而,中國卻突發疫情,赴日遊客大量減少,日本旅遊業等相關産遭受重創,營業額會下降60%以上。另外,去年10月起日本消費稅增至10%導緻内需乏力,中美貿易戰與全球經濟下行壓縮了日本擴大外需的空間,去年第四季度日本GDP環比下降6.3%。目前,日本企業在中國有3.3萬個網點,近2萬家企業需從中國進口材料、機械及食品等。中國疫情發生後若遲遲不能複工,将令日本經濟雪上加霜。

中國和韓國是日本第一、第三大貿易對象國。中日貿易占日本外貿的約18%。日本家用汽車、電腦、自行車等生活用品的部分零部件、醫藥品的原材料、一次性筷子等都來自中國。日本廚房裡的不少蔬菜來自中國,蔥姜蒜的92%至100%從中國進口。2月27日,一個所謂日本衛生紙原料來自中國的謠傳,就造成全日本搶購潮,貨架衛生紙竟一度脫銷。

值得慶幸的是,去年12月24日,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成都舉行,為三國合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李克強總理在會上強調,“要共同踐行新的安全理念。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基于共同安全利益,追求本地區的整體安全。”跨國公共衛生安全合作屬于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最需要樹立這種新安全觀。中日韓三國必須認識到,我們的共同威脅是疫情,共同敵人是病毒,必須守望相助,共抗疫情。

二、日韓向中國防疫抗疫伸出援手

山川異域德不孤,風月同天必有鄰。今年1月25日,日本伊藤洋華堂公司捐贈的第一批100萬隻防疫口罩從東京運抵成都。日本于1月26日從武漢撤僑,同時運來日本民間提供了口罩等急需醫用物資。日本外相茂木充敏向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表示“日方願同中方一道,共同應對疫情威脅,向中方提供全方位支持幫助。”日本政府向中方提供了4800副護目鏡和5200件防護服。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紀夫作為“日中友好繼承發展會”代表,向中國捐贈了100萬個口罩。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林芳正、副會長北側一雄、幹事長近藤昭一、事務局長小淵優子、自民黨前幹事長古賀誠等人到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慰問、捐款。中國駐日大使孔铉佑表示,中方感謝日本各界為中國抗擊疫情提供寶貴支持,同時願同日方分享信息和經驗,并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攜手早日戰勝疫情。

這些在日本社會産生了積極影響。日本民間友好人士開始勇于出面為中國加油。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和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合作,錄制了鼓舞中國抗疫的慰問視頻,呐喊“我愛中國”“武漢加油”!日本繁華街頭路兩邊首次高懸縱幅标語“挺住!武漢”。

日本民間團體、企業、地方友好城市積極伸出援手。日本豐田、日産、本田、松下電器公司分别表示,捐贈百萬至1000萬元人民币,用于購買醫療用品等。佳能集團向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捐贈總值近300萬元人民币的“佳能醫療光影28排CT”設備,用于新冠肺炎臨床診斷。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等也參與了援助。日本的大分市、長崎縣、長崎市、香川縣、群馬縣、鳥取県、滋賀県、茨城県、北海道、秋田県、舞鶴市、廣島縣、廣島市、浜松市、新潟市、水戶市、柏崎市、厚木市、沼津市、宮崎市、薩摩川内市、豐川市、鹿兒島市、彥根市、千歲市、境港市、由利本荘市、相模原市、明石市、柳川市、東進江市、東京都及港區等30多個縣、市地方政府向中方捐贈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日本14歲女孩兒在日本街頭寒風中鞠躬募捐到501681日元交給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支援中國武漢抗疫。

在日本的華人華僑及中資企業。在日本友人協助下踴躍捐贈防疫物資。日本樂GOO國際株式會社社長青海包租中原龍浩航空公司貨機,将33萬個防護口罩、1萬套防護服以及護目鏡、殺菌粉、醫用手套等運往武漢。在日華人企業家葉警春向武漢捐贈了26萬個N95醫用口罩。在日中國企業協會組織會員單位、中國工商銀行東京分行等駐日金融機構也向武漢捐贈15萬隻醫用口罩等醫療物資。馬雲與二階俊博合作,促成日本民間捐贈10萬套防護服,阿裡巴巴集團捐贈2.42萬套。其中10萬套是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二階俊博推動下提供的貨源。2月6日,阿裡巴巴集團還用包機将286萬隻醫用口罩和其他企業、機構捐贈的22萬隻醫用口罩運抵杭州。

來自日本捐贈防疫物資的包裝箱上寫有一些古詩文,使防疫物資增加了精神鼓勵與文化與友情的附加價值。其中包括日本長屋王贈送大唐袈裟上所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偈語、《詩經》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千字文》中“同氣連枝”共盼春來之語、唐代詩人王昌齡《送柴侍禦》一詩中“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溫馨詩句,引起中國民衆的共鳴。實際上這些大都是在日本的華僑華人、中國員工及留學生所為,與日本政府毫無關系。盡管如此,在客觀上擴大了日本對華公共外交的效果。中國社會對日本發自内心的感歎與感謝堪稱是一種的“美麗誤會”。

韓國政府與民間合作,于今年1月30日向中方提供了500萬美元的防疫物資,其中包括200萬隻口罩、100萬隻醫用口罩、10萬件防護服和10萬副護目鏡。2月3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作為友好鄰邦,韓國将不遺餘力地提供支援和配合,與中國攜手抗擊疫情。”首爾市長樸元淳表示錄制視頻表示,感謝五年前,北京市政府在首爾因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遭到痛苦時,給予的幫助。現在該是首爾報恩的時候了。作為北京、中國的最好朋友,首爾願助一臂之力。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首爾支持中國!

首爾市政府大樓外的屏幕上用中文播出“心與心相連、手與手相牽”“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字幕。首爾市光化門地鐵站大屏用韓中兩國文字幕播“首爾市将全心照顧在首爾學習的留學生等中國人民的家人”。令人中國人看了為之動容。

2月19日,文在寅總統還表示,除了中國之外,日益惡化的日本境内疫情也是變數之一,要想盡早擺脫傳染病跨境傳播,鄰國疫情盡早趨穩十分重要。他要求有關部門在與國際社會的合作與救援方面付出更多努力,與鄰國攜手共渡難關。

2月20日韓國緊急派遣姜承錫出任駐武漢總領事,搭乘韓國政府的臨時貨機抵達武漢天河機場,并帶來韓國地方政府、企業與民間團體捐贈給武漢的救援物資。據不完全統計,韓國向中國捐贈至少220多萬套醫療防護用品;韓國企業則向中國捐款捐物總額超過9000萬元。

三、中國與日韓同舟共濟共抗疫情

疫情無情,人有情。

2月20日,習近平主席應約同文在寅總統通電話。習近平表示,疫情發生以來,韓國政府和各界紛紛向中方表達關心慰問并提供大量幫助支持,我們對此深表感謝。中方将繼續本着公開、透明态度,同包括韓方在内的各國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應對疫情,促進世界人民健康福祉。

中國外長王毅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和韓國外長康京和通電話時表示,“中方同樣關注日本國内的疫情,已根據日方需求提供了必要醫療防護物資,今後如日本有需要,中方願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中韓互為近鄰,守望相助,休戚與共,近來韓國疫情加劇,中方感同身受。韓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中方願向韓方提供必要幫助,支持韓國政府和人民抗擊疫情。

2月18日晚,在東京鬧市一位中國女孩在料峭的寒風中站立許久,向路人贈送口罩。這是在日中國企業SEIKOU公司的善舉。口罩包裝箱上寫着“中日友好 攜手共進”,為感謝日本贈送中國口罩,“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贈口罩以報恩”。

2月2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疫情發生以來,日韓兩國政府和人民為中國人民抗擊疫情提供了寶貴支持和幫助,中方對此深表感謝。中日韓三國互為近鄰,鄰裡之間理應守望相助,加強合作。我們願在努力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同日本和韓國分享信息和經驗,并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我們願同日、韓等有關國家密切溝通協作,探讨加強聯防聯控,一道采取适當的、必要的措施,有效地阻止疫情跨國擴散,共同維護好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2月27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耿爽也表示,中方對韓、日國内疫情感同身受,對韓國和日本人民表示誠摯慰問。疫情發生以來,韓、日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給予中方大力支持和援助,我們對此深表感謝。中方願投桃報李,在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同包括韓、日在内的國際社會分享信息和經驗,加強合作,共克時艱。我們也願向韓日兩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相信,中日韓攜手抗擊疫情的努力必将轉化為深化友誼與合作的巨大動力。

當天,中方通過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猛犸公益基金會,緊急向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捐贈了300多萬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中國政府向日方捐贈的5000套防護服和10萬隻口罩也先後于2月27、28日運抵東京。對此,一位日本網友留言說:“日本政府的糟糕應對,想必在‘外面’的各位一定更加清楚。盡管如此還願意支援我們,這份厚意令我感動到落淚。真的非常感謝。”另一位網友表示,“盡管日本一些人诽謗、中傷中國,但我必須在此向貴國的暖心支援表達感謝。一起跨過這個困難吧!”

2月27日傍晚,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緊急籌備2.5萬多個醫用口罩,驅車送往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迅速的大邱市。運送口罩貨車懸挂的橫幅上還印着一句詩——“道不遠人,人無異國”。這出自韓國新羅古代文學泰鬥崔緻遠(857-卒年不詳)的《雙磎寺真鑒禅師碑銘》,其大意為,人若道義相通,便不會因國不同而有差異。崔緻遠12歲時赴長安求學,18歲考中“賓貢進士”後在唐出仕,28歲回到新羅報效祖國。“道不遠人”出自《中庸》;“人無異國”與秦國宰相李斯所言“民無異國”含義相同。這在韓國引起共鳴。此外,上海市人民政府當天也向韓國大邱市和慶尚北道贈送的50萬隻口罩,其中10萬隻為醫用,40萬隻為KN95口罩。這是中國地方政府首次向韓國捐贈疫情防護物資。

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表示,中韓兩國休戚與共,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守望相助。中國人民銘記危難時韓國人民伸出的援助之手。現在韓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中國大使館願盡綿薄之力,幫助韓國和大邱人民抗擊疫情。待到疫情散去、春花爛漫之時,讓我們共創中韓友好新篇章。

是的,在防疫期間,beat365來自韓國、日本等國的留學生可以通過雨課堂、騰訊會議等多種線上教學方式照常上課。師生之間每次上課多了一層對彼此安康的關心與溫馨的問候,希望早日戰勝疫情,重返美麗的清華園。可以堅信,疫情終将過去,友情必将長存!

(作者簡曆:劉江永,法學博士,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教授;1992年至1999年曆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系列教授)、東北亞研究室主任;1994年榮獲全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号,1995年受到中國國務院表彰;1999年至2003年在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任職;2003年應邀到beat365任教至今,曾任beat365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現兼任中央海權辦專家組成員、中國軍事科學院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特聘指導教授、中國中日關系史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中日友好協會理事、《國際問題研究》《日本學刊》《東北亞論壇》《太平洋學報》等學術刊物編委等。在beat365期間的研究成果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三次、二等獎一次,榮獲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一次。原創性研究成果之一:2004年提出可持續安全理論體系。)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