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清華思客 | 李幫喜 鄧永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國資國企改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各類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産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産流失。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争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這是新時代國資國企改革的總遵循。

長期以來,我國國資國企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仍存在不少理論與實踐問題,如政企不分、政資不分,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時而缺位、時而越位、時而錯位,導緻一些領域出現國有資産流失、國有資本配置效率低下等問題。這些問題亟需理論與實踐進一步探索。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的理論來源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強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作為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為确保國家各項事業健康穩定發展,就要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公有制經濟要發展就要不斷改革。馬克思曾指出:“在股份公司内,職能已經同資本所有權相分離,因而勞動也已經完全同生産資料的所有權和剩餘勞動的所有權相分離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這為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提供了理論來源。縱覽我們黨的曆史,以毛澤東、鄧小平等為代表的國家領導人為國企改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 ”。(鄧小平:《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頁。)要深化國企改革,使國有企業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要嚴格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堅定不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着力推進授權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揮國有企業各類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各類要素活力。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的主要原則

一是正确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國有企業及其管理體制的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政府與市場适宜邊界的偉大實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經濟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在“國有制+計劃經濟”為基本特征的傳統經濟體制中不斷注入更多的市場化因素,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調整國有企業邊界,調動生産積極性和調節市場供求關系。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2013年11月12日,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年版),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正是要在國企改革中樹立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正确理念。

二是促進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四大以來,我們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個目标,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特别是公有制實現形式改革,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過渡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極大促進了社會生産力發展,極大增強了黨和國家的生機活力。” (習近平:《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求是》2014年第1期)一方面,國企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基本經濟制度實現的重要形式,要通過股份制等多種形式成為獨立的市場經濟主體,并允許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形成充分競争的多元化市場主體系統。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制度所要求的公平正義和共同富裕的目标,這就要求國資國企在改革中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本色,克服市場機制的有限性與局限性,體現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優勢。

三是以試點探索作為國資國企改革的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上指出:“試點目的是探索改革的實現路徑和實現形式,為面上改革提供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試點要取得實效,必須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盡可能把問題窮盡,讓矛盾凸顯,真正起到壓力測試作用。” (習近平:《認真謀劃深入抓好各項改革試點 積極推廣成功經驗帶動面上改革》,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上的講話,中國政府網,2017年5月23日)國企改革的成功,既離不開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又離不開接地氣的摸索試點,為避免國企改革中出現嚴重錯誤,必須通過試點,總結規律,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尋找普遍方法。

3、以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一是明确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的目的與方法。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政府将履行國有資本出資人職責的部門及機構(或出資人代表機構)的職能轉變為以管資本為主。改革後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将代行出資人部分權利,處于政府與市場之間,形成“政府—資本運營平台—實體企業”三級國有資本融入市場經濟的機制,達到政企分離、政資分離的目的。通過清除體制性障礙,可獲得資源重新配置的效率空間,提升全要素生産率。在2011—2022年間,如果全要素生産率年平均增長率提高1個百分點,潛在增長率就可以提高0.99個百分點。(Cai Fang, Lu Yang, “The End of China’s Demographic Dividend: The Perspective of Potential GDP Growth “, in Garnaut, Ross, Cai Fang and Song Ligang ( eds ), China: A New Model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UE Press, Canberra, 2013)

二是明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與政府的邊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上接監管體制,下接企業經營”,應以市場為主線定位政府與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關系,政府與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出資人與被出資人、授權與被授權的委托代理關系。政府通過國資監管機構把部分出資人的權利授予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并将依法應由企業自主經營決策的事項歸位于企業。通過清晰的授權、有效的監督,将授權經營和加強監督的關系處理妥當。

三是明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與出資企業的邊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與出資企業以股權管理為主,以出資人身份對所出資企業進行産權管理和監督,而不完全直接幹預實體企業的生産經營。通過行使股東權利,推動出資企業建立規範、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以資本為紐帶的投資與被投資關系,協調和引導出資企業發展。根據政府的授權清單,重新梳理并清晰界定總部、子公司的權責界限,建立精幹、規範、高效的組織機構和決策體系。總部是資本配置和資本運作中心,以戰略管控和财務管控為主,并通過公司治理機制,以資本運作實現國家戰略。

4、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一是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鞏固公有制經濟地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通過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來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一方面,用市場化方式優化配置國有資本,利用資本運作專業化手段,将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鞏固公有制領導地位;另一方面,以市場化手段提升國有資本運行效率。規範存量國有資本的重組方式以及國有資本的進退方式,以财務性持股通過股權運作、基金投資、價值管理、有序進退的方式,盤活存量國有資産,實現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保值增值。

二是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加速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一方面,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可利用自身專業化、市場化平台,以資本化運作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實體企業的建設發展;另一方面,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所控股的企業在發展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後,可按照市場化原則,持有和運作國有股權,發揮國有資本優勢,帶動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嚴格地說,隻有國有獨資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才是純粹的國有企業,其對下屬控股公司或參股公司投資形成的資本隻是派生形式的國家資本。(麥磊,王廣亮,顧棽:《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與國企改革》,《現代經濟探讨》2016 年第8期,第55-56頁)因此,混合所有制經濟将是國企發展的主要形式。

三是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就是将黨的領導和現代公司治理機制有效融合的制度,是社會主義性質的體現。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内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并适應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改進發揮作用的方式,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在堅持黨管幹部的原則下,同市場化選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機制相結合,是探索現代企業制度下職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

作者簡介

李幫喜,beat365經濟學研究所副教授,beat365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副院長。

鄧永波,beat365經濟學研究所博士後。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