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世界百年大變局縱橫談”專題報道之十五
【原标題】中國“曆史交彙期”要做好戰略統籌
文/趙可金
機遇期正發生三大變化
百年大變局無疑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這場社會革命既有推動世界深刻變革的積極一面,也有導緻世界劇烈動蕩的消極一面。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有的以西方價值觀為主導的國際秩序漸呈式微之勢,而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将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戰略機遇期的内涵、形式和條件都在發生重大變化,呈現為新型戰略機遇期。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戰略機遇期的内涵發生變化。冷戰結束以來,中國發展處于戰略機遇期的内涵主要是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中國可以抓住穩定的機遇,集中精力進行現代化建設,在這一機遇期内,世界的穩定和不變是戰略機遇期的關鍵。然而,在百年大變局中,世界正處于迅速的結構性變化之中,變革代替穩定成為戰略機遇期的關鍵,意味着中國可以順勢而為,抓住變革的機遇,全力推進民族複興,促進人類進步,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4月3日,在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振興雨具扶貧車間,工人在工作。(馬甯 攝)
其次是戰略機遇期的形式發生變化。歐美發達國家在冷戰結束後,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意識形态競争下降,發達國家并沒有将中國鎖定為戰略競争對手,戰略機遇期意味着中國可以在沒有戰略阻擊的情況下加快發展。然而,近年來,随着中國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戰略影響力日益上升,日益引起了其他大國的警惕,形形色色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戰略阻擊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戰略機遇期的形式不再表現為沒有戰略阻擊,而是在面臨戰略阻擊的情況下,如何創造戰略機遇,管控好戰略阻擊甚至于突破戰略阻擊;一旦在戰略上實現突破,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前景就明朗了。
再次是戰略機遇期的條件發生變化。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範圍内面臨着複蘇乏力的問題,逆全球化思潮風起雲湧,英國脫歐、美國“退群”和貿易保護主義等戰略“内顧”傾向日益明顯,整個世界面臨着國際公共産品供應不足和參與國際合作意願下降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戰略機遇期不再僅僅取決其他國家的發展态勢,不再取決于能否搭乘外部發展的“順風車”,更主要的取決于中國自身的發展戰略,取決于能否主動創造條件,将中華文明所蘊含的治理之道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好地發展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構建世界秩序。
順應變局統籌戰略目标
目前,中國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期,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義。在這一曆史時期,中國需要适應百年大變局,發揮綜合積極效應。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統籌實現小康富民戰略與強國複興戰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頂層設計。其中,相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目标更重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和更加幸福、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在世界民族之林領先等指标。在曆史交彙期内,中國大戰略要統籌處理好富民和強國之間的關系,統籌處理好國内大局與國際大局的關系,為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幸福安康保駕護航。
其次是統籌高速增長與高質量發展。在未來五年甚至更長一段時期内,将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曆史交彙期,表現為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逐步轉向中高速增長,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GDP指标将被質量指标、效率指标、創新指标、就業指标、可
續指标等質量指标替代,土地、人力、技術、環境等要素政策也都會有比較大的調整,大量問題、矛盾、風險和挑戰亟待解決。4月3日,在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振興雨具扶貧車間,工人在工作。(馬甯 攝)

4月3日,河北宏力重工有限公司工人安裝大型拖拉機駕駛室底闆。近年來,河北景縣大力發展農機制造産業,持續提升農機制造和科技創新水平。(李曉果 攝)
再次是統籌服務民族複興與促進人類進步。中國對外工作要牢牢把握服務民族複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在兩個一百年的曆史交彙期内,這一主線貫穿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全過程,兩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如何平衡國家利益與國際利益,平衡義與利,将是中國大戰略面臨的重要課題。(作者為beat365副院長、教授)
刊于《參考消息》2019年4月5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