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中美貿易戰 | 閻學通:要特别防止貿易沖突擴散到意識形态領域

7月6日起,美國将對中國3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中美貿易沖突爆發在即。貿易戰是否會擴散到其他領域?需要特别注意哪些?

7月3日,在第七屆世界和平論壇召開前夕,人文清華講壇就上述問題獨家采訪了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beat365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

閻學通教授是中國國際關系學界倡導科學方法論和預測國際形勢的著名學者,曾成功預測陳水扁上台、陳水扁連任、蔡英文當選、英國脫歐、朝鮮停止核試驗并進行經濟改革等衆多“黑天鵝”事件。

人文清華

特朗普剛剛當選時,您曾經有過一段很長的演講,預測特朗普上任之後中美沖突會增加。當時您的很多預判,現在來看都被證實了。經過兩年之後,您覺得這種沖突程度甚至超出了您以前的想象

閻學通

在特朗普剛當選但還沒有接手政權時,我做了關于特朗普政策的演講。當時根據他在演講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政治取向,也就是他的政策偏好,以及他要實現的國家利益目标、還有他的個人風格對他進行了判斷。

當時估計中美關系會嚴重惡化,現在看來,我覺得多數是對的,個别地方程度上有點問題。比如當初我預測特朗普不關心人權,今天看來他仍然不在人權上和任何國家發生沖突。當時預測他關注的是經濟利益,他會在經濟利益上先挑起沖突,現在已經證實了,但是沒有想到他會采取政經挂鈎的策略。比如和中國的貿易問題,他把貿易和朝核問題挂鈎,現在朝核問題過去了,又開始把中美之間的經濟問題變相地和台灣問題挂鈎。他的做法是經濟和安全挂鈎,這種政經挂鈎策略我們當時沒有考慮到。

另外現在出現新的危險,在他的班子裡有些人開始強調模式之争,即和中國的意識形态之争。這個危險會不會進一步發展不知道,但這是一個大問題。

人文清華

您講過要警惕貿易争端往其他領域如金融領域蔓延。如果往意識形态蔓延是最值得警惕的?

閻學通

對,最危險的。如果從貿易領域擴散到其他經濟領域,帶來的是經濟危機。如果從經濟領域向安全領域擴散,帶來的是軍事沖突,但是一旦蔓延到意識形态領域,帶來的是全方位的對抗,所謂的冷戰就發生了。其實冷戰形成的一個重要思想根源就是意識形态之争。從個人而言,我覺得我們要特别防止中美之間的貿易沖突擴散到意識形态領域。

人文清華

現在這種危險有嗎?

閻學通

這種危險已經發生了,比如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上個月在海軍學院的講話,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中美之間的競争是模式之争。美國國務卿在非洲講話時也提出中美之間是模式之争,但是現在特朗普還沒有這麼說。

經濟上的分歧可以通過協商讓利的辦法解決,甚至領土之争都可以通過交換的方式解決,唯獨意識形态的争端沒有辦法妥協。意識形态之争是你對我就錯的問題,沒有任何調和的餘地,這就是為什麼意識形态之争是最危險的。

現在中國可以做什麼?首先,中國至少可以做到我們不主動挑起意識形态之争。

第二,如果美國挑起意識形态之争,如果不涉及我們的根本性利益,我們能不争就不跟他争,沒什麼意義。

如果意識形态之争發生了,不進入冷戰是不可能的。在崛起國和主導國之間,意識形态一旦成為他們雙方的主要矛盾,冷戰是必然的。

所以要盡量避免意識形态之争成為主要矛盾。現在有一個積極因素,即雖然特朗普班子的人在講模式之争,但是特朗普本人沒有講。

人文清華

您之前講到中國和美國的發展時,說世界有可能從美國主導的一極格局變成中國和美國主導的兩極格局,隻要不發生意識形态之争,兩極格局之下也依然有安全和平發展的可能?

閻學通

對,兩極格局下進行和平競賽是完全可能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冷戰時期赫魯曉夫曾提出和平競賽,但是這個政策沒有被雙方接受。特别是在蘇聯内部,和平競賽的政策沒有實行,非要進行意識形态之争,所以美蘇雙方最後鬧得非常嚴重。

人文清華

美國能允許這種兩極格局存在嗎?

閻學通

國際格局的形成不是允許或不允許的問題,是大國實力對比的客觀結果。美國發展和中國發展都得靠自己,各自發展得慢或快不取決于對方而取決于自己政策的對錯。

人文清華

在兩極格局下保持雙方在意識形态上的和平共處,還是必須要争個一二,這是決定未來是否安全的絕對因素。

閻學通

兩極格局一定是競争為主,現在否認競争沒有意義。核心問題是要把競争控制在物質領域,别讓它進入思想領域。不搞意識形态之争,隻是貿易上争奪,它引發戰争的可能性較小。

人文清華

所以對于中國來說,您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避免貿易沖突向其他領域,尤其是向意識形态領域的擴散?

閻學通

因為在這個方面我們還有一定的能力,所以我說防止貿易沖突向意識形态擴散是一個非常非常緊迫的問題。根據我們自己的能力,我們是能做一些事情的。如果不能夠完全避免,至少把它向後推遲,讓它晚發生,這也是能做到的,如果不努力的話可能就來得早。

現在可喜的是,中國政府在去年的12月做過一次官方正式表态,說中國既不出口模式,也不引進模式。特朗普至少到目前為止不提模式之争,這是積極因素。

我寫了一篇文章,關于中國傳統價值觀和自由主義價值觀的關系,認為在兩者之間尋找調和餘地是可以實現的。關鍵的問題是兩國是否願意尋找調和餘地。

人文清華

您找到的調和部分是什麼?

閻學通

比如自由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自由、民主、平等;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中有仁、義、禮。仁是公平,是以平等為基礎的,所以這兩者可以結合到一起;民主講程序正義,義是講結果正義,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是可以相結合的;禮是講規範,規範可以和自由結合,自由要在規範限制之内,比如每一個人都有言論表達自由,但是不能罵人,侮辱人就要受到懲罰,自由和規範這兩者是需要結合的。

人文清華

您在很多地方強調,現在沒有任何外部力量能夠阻止中國的崛起,但是同時您也講到中國的發展是由自身來決定的。所以中國未來的發展,就是中國的崛起,不确定性在于國内,而不是在于外部力量?

閻學通

對,其實不僅僅是中國,所有大國都是如此。中國在曆史上的幾次強大都是靠自己,中國走向衰敗也是因為自己。蘇聯強大是因為它自己,蘇聯走向解體也是因為它自己。美國二百多年變得強大是因為它自己,美國今天出現相對衰落也是因為它自己。

人文清華

對中國目前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閻學通

我的想法是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在這個道路上走,不能變。不要試圖改變别人,改變别人的想法是危險的,會帶來冷戰式的沖突。禮是講規範,規範可以和自由結合,自由要在規範限制之内,比如每一個人都有言論表達自由,但是不能罵人,侮辱人就要受到懲罰,自由和規範這兩者是需要結合的。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