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4 人民日報 beat365國家治理研究院

黨的十九大提出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标,為我們描摹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動人圖景。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需要前所未有的哲學社會科學來支持,這是時代對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呼喚。面對這種責任、這種呼喚,包括政治學在内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以遠大抱負、強烈擔當和不斷創新予以回應。
作為專門研究國家政治現象的學科,政治學是受國家政治影響較深的學科門類,也應是對國家政治生活深切關注的學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政治學者更應牢記讓國家強起來的使命,将學術追求和終極關懷指向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中國在較短的時間裡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就,也經曆了深刻的社會變遷和現代化轉型,這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都是罕見的。中國改革發展的宏大曆史進程,為回應人類社會共同面對的諸多關鍵性課題提供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極其獨特的社會實驗場景,如經濟持續中高速增長、社會轉型與現代化同時進行、快速城鎮化和大規模減貧等。與之相伴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學研究也獲得長足發展。依靠近40年的知識積累和不斷壯大的學者隊伍,中國的政治學研究正在積極且富有成效地參與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偉大進程中。這個進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與中國學術的巨大進步相互激蕩的過程,也是包括政治學在内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走向成熟、發揮貢獻、占據前沿的過程。
學科知識的更新、實踐經驗的積累,會帶來知識範式的創新轉換。受其影響,政治學的核心假設、研究方法和學術理路也會發生變化。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試點探索和政策實驗的方法得到多次應用。從改革初期摸着石頭過河式的自主創新到頂層設計之下的政策試點、布局試點和授權試點,這些模式均為中國的發展實踐提供了宜時宜地的、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同時,政治學研究也在為整體制度創設和改革創新提供思路和解決方案。當前,科學技術發展與社會變遷加速,“互聯網+”、人工智能、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設與政策實驗、體制機制創新相互交織。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實踐的發展創新,在更深層次上推動政治學的創新發展,也呼喚政治學在研究方法上突破創新。
在當代政治學的發展中,新的研究方法層出不窮。這其中,實驗社會科學和計算社會科學及其分支——實驗政治學和計算政治學正在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
實驗政治學研究不僅借鑒自然科學中久已确立的實驗思維,而且繼承社會科學其他學科中廣為應用的實驗技術,結合了認知科學、神經科學、經濟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實驗方法,涉及政治經濟、政治行為、決策論、博弈論、管理科學、傳播學等多個研究領域。經過一定時期發展,實驗政治學經曆了從觀測研究到實驗研究,從描述研究到因果研究,從單純實驗室實驗、調查實驗到更加複雜的田野實驗和自然實驗的發展過程,形成了一套系統、高效、理性的方法體系和操作技術,并針對各種政治問題和政治現象展開廣泛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實驗政治學的重點在于通過模拟政治行為主體的決策情景、制度環境、理性偏好和互動模式來弄清特定政治态度、政治行為模式和政治決定傾向。
計算政治學則立足于政治學長久以來的計算傳統以及相應的知識積累,并汲取社會科學中其他學科量化研究、質化研究和規範研究的方法。當前,計算政治學受益于大數據技術,嘗試把分析海量數據的技術方法與政治學研究結合起來,将數據挖掘、機器學習、雲計算和可視化應用于現實政治問題研究。目前已經有不少政治學者将數據整理和預測分析方法應用于國家治理、社會治理和全球治理等問題的研究,着力探讨回應型政府、智慧型社會、自主型公民等治理問題。
未來,中國的政治學者還應繼續在回應現實問題中推動政治學研究創新。一方面,基于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實際進程,拓展應用和創新發展學科知識範疇、研究方法和技術,形成基于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政治學研究新路徑、新理論與新方法,從而推動中國政治學研究不斷産出具有世界影響的學術成果。另一方面,積極關注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解決國家治理的重大問題提供智力支持,為中國發展進步提供新知識、新思維,為全球治理創新提供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