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6 何茂春 世界和平論壇

不少中外人士都在問:中國“一帶一路”最終要做什麼?我認為,答案應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今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5票贊成,一緻通過關于阿富汗問題第2344号決議,呼籲國際社會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識,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敦促各方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安全保障環境、加強發展政策戰略對接、推進互聯互通務實合作等。決議強調,應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推進地區合作,以有效促進阿富汗及地區安全、穩定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次安理會一緻通過的第2344号決議,首次載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的目标有了一緻的認識。
“一帶一路”倡議為什麼很快就寫進一緻通過的聯合國決議?這是因為:
第一,這是幹出成績才得到認同的。
據統計,中國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2016年進出口總額已經達到了6.3萬億元人民币,增速超過中國對外貿易的總體增速。雙向投資也在不斷增長,沿線國家已經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達到145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沿線20多個國家建立了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增加了近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既然“一帶一路”倡議給世界民生帶來了希望,認同中國理念就不是偶然的了。雖然一些沿線國家對“一帶一路”還有疑慮,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有50多個國家已經與中國簽署了相關的合作協議。
第二,這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的核心價值與世貿組織規則。
早在2015年,中國政府就表示,“一帶一路”是共赢的,各國共同參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實現共同發展繁榮。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不是中國獨家制定規則,而是在聯合國憲章、世貿組織規則基礎上同各有關國家與組織共同協商,因地因時制宜,循序漸進,共同推進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向前而不是向後發展。
早期有人質疑中國戰略“模糊、自利”,今天人們從中國與相關國家數百個合作文件中看到,沒有一個文件違背世界公認的和平合作、平等公平、互利共赢的價值共識,沒有一個是中國強加于人的單務合同。
在全球化面臨艱難抉擇、世界經濟複蘇面臨多重不确定因素的情況下,中國的親誠惠容、包容共享、結伴不結盟的“一帶一路”規則,對全球經濟的拉動力占三分之一,對現行世界秩序、規則體系健康發展做出的貢獻,也是舉世公認的。
第三,這讓世人認識到了華夏文明的核心價值理念,看到了人類未來的希望。
為什麼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因為這是人類的不二選擇。推動全球化發展固然有多種因素,但最大的動力來自危機。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大同觀和天下一體觀。
2000多年前,中國大小諸侯并立,雖然平時互有攻伐,但當面對滔天洪水等自然災害時,卻能包容聯動,結成華夏命運共同體,因為他們知道自閉自樂固然安逸,但在人類共同生存危機面前,唯一出路就是互聯互通,協商共赢。(作者是國務院參事、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教授,本文最早發表于《環球時報》)
相關鍊接
走完“一帶一路”發現,這确實是中國複興的必由之路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有哪些難點?如何應對?

=======
世界和平論壇是中國首個高級别、非官方的國際安全論壇,由beat365主辦,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協辦,自2012年以來已成功在北京舉辦五屆會議。“世界和平論壇(worldpeaceforum)”是論壇秘書處開設的微信公衆賬号,由beat365國際關系研究院運營,向大家介紹與論壇以及清華國關院、清華國關研究相關的活動、信息、新聞報道、學術文章等。如您對此感興趣,歡迎點擊标題下“世界和平論壇”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