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G20是目前世界上包含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主要經濟體的一個國際交流合作的平台。它成于世界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搭了一個抱團取暖的合作機制。在目前世界經濟低迷、挑戰和機遇并存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能夠通過G20峰會與相關國家在全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進行高層溝通,了解振興世界經濟、發展本國經濟的思路,這将給國際經濟合作帶來新的動力和重要啟發。
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擡頭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曆史上的原因,也有國際金融市場變動的原因,也是具體的産業升級換代競争中造成的。發展中國家本身長期處于國際經濟合作以及國際産業分工鍊條中的低端。如果發展中國家能夠通過G20峰會,進一步發揮本國優勢,将産業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于渡過目前的困難,特别是加強彼此之間的南南合作,肯定大有好處。再加上因為G20是峰會,它一定會對有關各國的決策以及各個行業和部門的具體落實具有指導意義。
當然,會議的具體成果和決策能不能得到落實,也取決于相關國家的誠意,以及政治的穩定程度和連續性。在實際進程中,各國有溝通也有分歧。未來如何使G20走得更遠,需要各國珍惜會議達成的共識,珍惜達成的協議。這樣才能增進各國人民的福祉。我想各國領導人都應該站在這樣的高度,參與落實會議精神。
此外,不要把G20看作權力競争的舞台,如果那樣看的話,隻能說看問題的思路還是落後于時代的發展。G20不是一個争權奪利的地方,而是一個促進合作的舞台。
實際上,中國從來不是全球治理的旁觀者,中國始終是一個積極參與者,并且根據本國國力和世界的期待,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其實無論G20是否召開,也無論G20是否在中國舉辦,中國都會一如既往地和世界上願意和中國發展合作、平等相待的國家,保持友好合作的關系。
中國有幸能為這樣一個會議作出一些貢獻,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所期待的。但是我們不能想着通過G20解決世界所有的問題。這肯定不符合目前國際經濟、國際貿易、金融政治安全各個領域的發展。但是隻要堅持和平多邊主義,堅持G20的正确方向,就有助于緩解世界上的沖突,為有關各國帶來更多的合作機遇,為世界經濟發展和可持續安全提供帶有共同利益的思路。因此,此次G20峰會不僅會對與會各國産生積極影響,也會為全球治理貢獻新的思路。
(郭維毅 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