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獨家思客 | beat365史志欽:英國“脫歐”對中歐-中英關系的影響

2016-08-10 史志欽 beat365藤影荷聲

編者按:英國“脫歐”引人注目。作為中歐關系的重要紐帶,英國的離開會對未來的中歐關系産生怎樣的深遠影響?7月中旬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史志欽老師來稿深入分析了相關問題,文中提到的諸多内容也随着時勢的發展,得到了驗證。欲知更多分析,請一同閱讀此文。

6月23日,英國就“留歐”與“脫歐”議題舉行全民公投,脫歐派最終勝出,總體投票率達71.8%,結果是51.9%對48.1%。英國脫離歐盟已成定局。無論如何,這一結果應該是多數媒體、專家學者乃至政治家始料未及的。作為該事件的始作俑者卡梅倫黯然宣布辭去英國首相,這不僅為英國政壇、歐洲政治以及世界格局留下許多不确定性因素,而且對于合作日益密切及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和深化的中歐關系和中英關系帶來一定的影響。

對中英關系的影響

自順利解決香港問題及香港回歸以來,中英關系雖也曾出現摩擦和不愉快,但雙邊關系整體保持了健康而穩定的态勢。進入戴維·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政府時期以來,中英關系經曆了從全面戰略夥伴性升華到面向21世界的全球性夥伴的轉變,2015年雙方更進入了“黃金時期”,卡梅倫首相聲稱要做中國“在西方堅定的支持者”。但突發的脫歐事件無疑會在某種程度上幹擾這一進程的有序進展。

從舉行脫歐的動機看,卡梅倫的脫歐公投是一次“精明的”的政治算計,希望脫歐是假,挾民意以壓歐、試圖從歐盟那裡為英國争取更多的利益是真。卡梅倫自信地認為,這一目标一定能實現,但公投結果完全出乎本人預料。自認為聰明的卡梅倫“聰明反被聰明誤”。為此,他不得不引咎辭職。這樣,他剛剛開啟的中英關系“黃金時期”則失去了重要的領導者和推動者。不僅如此,圍繞脫歐與留歐的辯論,無論是執政的保守黨,還是最大的在野黨工黨都需要時間彌合和解決公投所造成的撕裂;保守黨則更亟需在重新組閣後,把與布魯塞爾展開退盟談判作為新政府的第一要務,同時亦要面對蘇格蘭及北愛爾蘭鬧獨立的問題。否則,前一時期中英兩國投放在建立“中英黃金十年”的許多努力恐怕會大打折扣。不僅如此,自公投結果出來以後,英鎊受到很大的打擊,英國金融市場動蕩,英政府必須專注防止全國經濟陷入大衰退。

歐洲聯合的政治目标是在國際事務中形成合力,用一個聲音說話,增強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而退出歐盟的英國則勢必失去這一優勢。為避免在國際關系中被邊緣化,英國在中短期内一定會積極地推動實施與中國、美國、印度等大國友好的政策,力争扮演中美關系中中間人的角色。但長期而言,由于中美間固有的意識形态和制度差異,未來的中美英關系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是,在經濟與貿易關系中英國繼續中國密切合作,而在政治和安全領域則依賴美國,強化已有的英美特殊關系。

就經濟貿易而言,脫歐所引發的市場動蕩必然會影響中英經濟關系。多年來,英國一直是中國對歐投資的一個首選國家,英鎊近日的大跌及金融市場的動蕩,難免會導緻這些投資有所損失。不少中國企業在進入歐洲市場時往往選擇英國作為企業總部,但脫歐所引發的動蕩或不明朗,會迫使中資企業重新檢視歐洲戰略。一些企業甚至會在計算成本和權衡業務需要後撤離英國而轉向其他國家。由于局勢不穩,未來英國對中資企業投資的吸引力也會下降。而且,這些年來,倫敦一直努力推進建設人民币離岸市場,目前倫敦已經成為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離岸結算中心。英國退出歐盟,倫敦作為全球頂級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已經面臨挑戰,這對人民币的國際化和中國資本“走出去”會有所影響。巴黎以及阿姆斯特丹等城市蠢蠢欲動,在精心籌劃,希望趁機取而代之。英國脫歐不僅導緻英鎊持續下跌,而且也威脅到歐元區的穩定,這對中國緻力于貨币儲存多元化的戰略也形成一定的沖擊。

不過,從另一面來看,脫歐之後,英國固然可以從歐盟的諸多限制中解放出來,增強其自身内外政策的靈活性。英國之所以脫歐的深層思想根源是,英國一向具有強調個人自由的自由主義理想,強調市場的開放與自由貿易,而歐洲大陸則具有國家和社會幹預的曆史傳統。鑒于此,脫歐的英國更容易率先與中國就自由貿易協議達成協議,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做出此前歐盟不願意做出的妥協。事實上,在歐盟内英國一直主張歐洲開放市場,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對中歐及大國關系的影響

中歐關系是中國外交整體布局中的重要一環。進入21世紀以來,中歐雙邊關系快速發展,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全面性的戰略夥伴關系,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和深化。中歐雙邊沒有重大戰略利益沖突,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國際格局多極化及多邊主義具有共識。英國退出歐盟之後,歐盟失去一塊重要的經濟版圖,六千四百多萬人口及市場,一個核大國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由此,無論英國還是歐盟,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和影響力都會大幅度下降。這種狀況不利于中歐雙方,尤其不利于中國所竭力推動的多極世界目标或多邊主義外交方向。失去了英國這一歐洲大國,歐盟也更難擠身到中美這樣的大國之列;同樣單飛的英國也難以趕上中美俄等國家的國際地位。英國再次撒手歐洲大陸事務,留下的真空将會由德國補充,歐洲大陸也很可能更容易跟俄羅斯改善關系,并合作管理歐洲大陸。由于英國長期以來扮演美國和歐盟的調停者角色,在脫離歐盟後它勢必會與美國走得更近,甚至在重大事務上難免更依附于美國。而當英美走得更近,中國及歐盟一直合作預防的美國單邊主義可能卷土重來。當歐洲的全球性影響下降,中國的相對重要性增強,形成中美兩強間的新兩極世界。

從經濟貿易角度看來,歐盟已經連續十幾年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随着英國的離去,這一局面将有所改變,有可能被中美貿易所超過。但即使如此,歐盟也仍然是中國至關重要的貿易夥伴。因此,一個穩定和發展的歐盟不僅符合其自身的利益,也符合中國的利益。英國脫歐則會導緻歐盟内部不穩定性加劇,這種情況既不利于世界經濟的複蘇,也不利于中歐經濟往來,尤其是貿易和投資交易。而且,英國脫歐會客觀上助長歐盟其他國家内的疑歐情緒及民粹主義政黨發展,進而影響歐盟決策,若處置不好,則會導緻貿易保護主義思潮擡頭。再說,公投結果“脫歐”,并不意味着脫歐一夜之間即可完成,因為脫歐既涉及一系列繁雜的程序,又包括冗長的談判過程,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市場動蕩,引起歐盟經濟衰退,波及中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影響已有的中歐合作及“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和實施。

不過,從中長期角度來看,中歐已經建立了成熟而穩定的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具有全方位的合作機制。在實踐中,中國既重視與歐盟各個機構的合作,又注意兼顧平衡與成員國的關系,同時又在探索與歐盟不同區域合作的新機制,如最近日漸成熟的16+1合作機制,就是中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國離開後将以非歐盟成員國的身份參與歐盟與中國的合作和競争,歐盟也會更積極地與中國建立良好關系,以維持歐盟及歐元的國際地位。英國與歐盟間的良性競争對中國來說是值得歡迎的。

再說,沒有英國的歐盟很可能在外交上更獨立于美國,在對華軍事禁售及高新科技出口限制等問題,也不再輕易受美國意見的左右,這對中歐長遠的戰略合作是利好因素。經濟上,歐洲市場的持續動蕩會波及全球,這勢必會對全球本來就乏力的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若市場對英鎊及歐元失去的信心不再回升,此消彼長下,人民币的國際地位及話語權則會加強。

總體而言,英國脫離歐盟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戰略夥伴關系上都會對中國造成一定的沖擊,但這種沖擊的負面因素并不足以影響大局。從中歐關系、中英關系長期發展來看,隻要各方繼續秉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合作共赢的準則,隻要各方不危害對方的核心利益,中英關系、中歐關系未來都是穩步上升的,中國需要一個包括歐盟在内的多極世界。

史志欽,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教授。

研究方向為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比較研究、歐洲問題與中歐關系。2000年和2004年曾先後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UBC等訪學。2005年2月曾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委托,赴吉爾吉斯共和國觀察議會選舉,任觀察員。

社會兼職包括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意大利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英國研究會理事。

主要學術著作有《全球化與歐洲社會民主黨的轉型》、《意共的轉型與意大利政治變革》,合著作有《全球化與世界政黨變革》、《政黨政治與黨的建設》、《中國與歐盟關系研究》、《黨鑒:共産黨曆史發展與執政規律研究》等,譯著有《轉型中的歐洲政治》、《政黨與政府:自由民主國家的政府與支持性政黨關系探析》,發表學術文章及評論文章近百篇。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