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閻學通:主權沖突蔓延應引起足夠重視

2016-07-09 國際先驅導報 世界和平論壇

訪談背景 7月16日至17日,第五屆世界和平論壇将在beat365舉行。 世界和平論壇創建于2012年,是中國首個非官方的高級别國際安全論壇,由beat365主辦、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協辦。據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beat365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閻學通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論壇的主題為“共同安全秩序:合作包容開放”,意指在國際安全秩序面臨巨大挑戰之際,希望促進各國以包容的心态和開放的制度加強國際安全合作。 閻學通認為,2016年上半年,雖然全球軍事沖突在規模和烈度上較去年有所下降,但是諸多地區的安全關系更為緊張,這給國際安全帶來新隐患。譬如,在歐洲,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給歐洲大國的安全合作帶來了不确定性;在亞太,如果南海仲裁案仲裁結果出台,将會使南海地區的沖突更加複雜。此外,近來恐怖主義分子在土耳其、加拿大、伊拉克發動了多起爆炸襲擊,這使全球反恐形勢面臨新困難。所以,在新的安全形勢下,為應對共同威脅,國際社會需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對待彼此間的利益沖突,并以更加開放的政策促進安全合作。 本屆論壇就歐洲、南海、“一帶一路”、大國關系、反恐等議題設置了小組讨論。據閻學通介紹,截至目前,已有5名外國前政要決定參會、52個國家的駐華使館派人參會,其中35名駐華大使已确認将出席論壇開幕式;來自英、美、日、印等20多個國家的38位智庫領導人參會發言。 “我們希望論壇可以發揮兩個作用”,閻學通說,“一是傳遞出多元的聲音,從不同角度幫助大家看清當下的世界形勢是怎樣的;二是通過有經驗的專家學者的讨論,能夠讓大家對今後國際局勢的發展趨勢有所思考,并進而提升合作的可能”。 在第五屆世界和平論壇開幕之前,閻學通教授接受《國際先驅導報》專訪,闡釋了他個人對當前世界安全形勢的看法。

大國在主權問題上矛盾顯現上升之勢

《國際先驅導報》: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世界可能重回“新冷戰”時代,比如:北約與俄羅斯在東歐的軍事對峙,美國在亞太增加軍事部署。

閻學通:今年的安全形勢中,大國之間的緊張、對立在上升。以往,在一些矛盾與沖突中,大國還在尋求努力合作;但今年以來,似乎大國間合作的動力在下降,對抗在加劇。很多人在問,是不是“冷戰”回來了?

但是,如果結合美國以特朗普為代表的孤立主義的上升以及英國“脫歐”事件導緻英與法德的政治裂痕加大等事件看,我不認為是“冷戰”回歸,因為“冷戰”是建立在意識形态對抗的基礎上的,但上面這些事件都不與意識形态相關,而是與戰略利益直接相關。多數大國對于意識分歧并不十分關注,而是關注具體的戰略利益。

比如,日本近年來想通過“價值觀外交”,構建“價值觀同盟”,但一直建立不起來。換句話說,如果誰現在想以意識形态為共同利益,并以之組建政治或軍事同盟,都是難以成功的。所以,現在不是“新冷戰”時代。我對當前國際政治發展趨勢的判斷是:主權在回歸,即大國在主權問題上矛盾顯現上升之勢。

冷戰結束後,許多人認為,全球化在發展,區域化合作會成為國際合作的主流趨勢。他們以歐盟為樣闆,認為區域化合作的目标是發展區域一體化。這意味着,區域合作成為國際合作的主體,并認為如歐盟等區域組織将取代主權國家而成為主要國際行為體。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很多國家發現,依靠區域組織無法保護本國經濟,所以需要收回原本在區域合作中讓渡出去的主權來進行自救。

英國脫歐就是這一思路的典型代表。英國深深感受到,因為沒有參加歐元區,有獨立發行英鎊的權力,因此可以比其他歐盟國家相對快地擺脫經濟危機;因為沒有簽訂《申根協定》,所以英國受難民危機影響較小,所以它愈發珍惜自己保留較多主權的地位,并進一步希望收回讓渡給歐盟的主權。

英國“脫歐”是脫離國際組織,一些國家的國内分離主義也在發展。英國内部面臨分離主義傾向,譬如蘇格蘭、北愛爾蘭都有“脫英”的聲音。歐洲一些其他國家内部也有分離主義傾向。亞洲包括中國也存在分離主義勢力。所以我認為,世界在已有的恐怖主義、地區沖突戰争的基礎上,主要的安全沖突類型還會增加一種:主權之争。

南海問題是主權之争,釣魚島問題的表現形式也是主權之争。諸多潛在的主權沖突問題在2015年已經顯現,如果關于主權之争不加以防範和管制,那麼2016年就可能因此形成新的軍事沖突。這也是本屆世界和平論壇召開的時代背景。

分離主義是當下

主權矛盾加劇的重要表現

《國際先驅導報》:歐洲的分離主義也會引發戰争嗎?

閻學通: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一般而言,分離主義都會帶來軍事沖突,不帶來軍事沖突的情況比較少。比如,我們過去所說的民族解放運動、獨立戰争等,本質上屬于分離運動。冷戰後,歐洲發生的科索沃戰争、格魯及亞戰争和烏克蘭戰争都是分離主義引發的,都是主權之争。當主權概念重新被重視,國家就想将曾經讓渡出去的主權收回來,這是當前國際政治的新現象。另一種情況是,一個國家内部的特定族群的主權意識增強,進而要求獨立,因而有可能使國家内部矛盾升級為軍事沖突。

我2013年出版的《曆史的慣性: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一書中,預測英國“脫歐”是一種趨勢,可能會在十年内出現。(點擊閱讀閻學通對英國脫歐的預測)因為當時已經有迹象顯示,歐盟區域一體化已經走不下去了,很多歐盟成員國認為其利益不能被歐盟保護,甚至受到傷害,比如希臘認為不能獨立發行貨币,喪失貨币主權損害了自己的利益。

我的書中還有一個預測:世界範圍内,主權國家的數量還會增加。如何增加?從已有的國家中分離出來。分離主義是傳統上引發戰争的主要原因。現在我們感到,分離主義勢力在進一步發展,并且遍布世界各處。我的判斷是,國際安全形勢在原有内容之上,會增加具有新形式、新内容的矛盾與沖突。這不是一個冷戰回歸的問題,而是主權矛盾會加劇、分離主義加劇的問題。換句話說,由于是主權之争加劇,所以未來更多的軍事沖突的肇因不是經濟,而是主權。

預防性合作有助于化解沖突

《國際先驅導報》:本屆論壇召開時,南海仲裁案的結果可能剛剛宣布(7月12日)。您對仲裁案結果宣布後的南海局勢怎麼看?

閻學通:在南海問題上,我自己感覺有一個重要因素的變化:就是菲律賓領導人的變更。南海仲裁案一直推遲到7月中旬宣布,我個人認為也是在等菲律賓新領導人上任。我看到的媒體報道都認為,新總統杜特爾特不希望中菲沖突進一步發展,希望緩解中菲在南海問題上的矛盾,那麼這有利于雙方就南海問題尋找到一個緩和矛盾的方案。

由于南海仲裁案結果的宣布時間與論壇非常接近,所以估計會上有關南海問題的讨論也會很多。不僅會關注中國在仲裁案之後的政策立場、菲律賓在仲裁案後的态度,也會特别關注其他東盟國家以及美國的态度。本屆論壇會有來自越南、新加坡、印尼、泰國等國的專家與會。關于海洋問題,我們設置了小組讨論。我們希望促進合作,希望能有不同聲音使南海問題找到軟着陸的方法,在如何化解、緩解矛盾方面有新的建議。

《國際先驅導報》:世界和平論壇一直緻力于促進合作。但您也提到,分離主義趨勢明顯,這也會使國際合作越來越難?

閻學通:分離主義确實會使國際合作越來越難。但這與我們促進合作并不矛盾,人們對“合作”的理解更多為積極合作,即雙方在共同利益基礎上或者互補利益基礎上進行的合作。但我們所要推動的合作,不僅包含了積極合作,還包括了化解沖突方之間矛盾的合作,也就是消極合作或者預防性合作,以防止“沖突”升級為“軍事沖突”或者“戰争”,同時想辦法緩解沖突,以至找到化解沖突的方法。本屆和平論壇上嘉賓們有可能更多讨論的是如何推進預防性合作/消極合作。

區域化倒退反證

全球化負面效應增大

《國際先驅導報》:消極合作的探讨增加,分離主義趨勢增加,是否反映了全球化發展的步伐在減慢?阻力在增加?

閻學通:我個人認為,學界對全球化問題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區域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所以認為當區域化倒退時全球化就倒退了。另有一些學者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區域化和全球化是對立的,認為區域化是政府行為,以通過國家間的共同合作來抵禦全球化帶來的傷害,所以區域化的後退或者停滞不前,反而意味着全球化的負面作用更大了。我同意後一種理解。

過去,一些總是認為全球化發展是個正面事物,是好事情,看不到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全球化帶來合作的同時也一定會加劇沖突和矛盾,所以從全球化浪潮之初就有反全球化運動,後者看到了全球化帶來的傷害。這次我們專門設立了“全球化下如何合作”的議題,就是讨論在全球化帶來更多沖突、區域化停滞、全球化負面作用進一步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合作。從這個角度看,當今世界,全球化力量更加強大了,而不是弱化了。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關于“主權之争”上升的判斷:由于全球化負面效應的增大,使得區域化已無力抵禦全球化的影響,各個國家依賴區域化保護的效果不佳,于是就有國家想收回讓渡的主權,通過自救的方法來應對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國際先驅導報》:在東亞也存在區域化停滞、全球化負面效應增大的趨勢嗎?

閻學通:東亞是全球區域化發展最緩慢的地區。從抵禦全球化負面作用來看,東亞國家主要依賴各國自身的主權力量,而非區域化。日本、韓國、中國都是單打獨鬥。在199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和東盟進行區域一體化建設,共同抵禦危機影響。

但從現在的南海問題來看,我個人的一種感覺是,東盟國家也有靠自己的主權應對全球化沖擊的動力。大家在對區域合作信心下降的情況下,很容易轉向依賴自身力量解決問題的策略。東亞各國因為主權讓渡比較少,表現為區域化合作長期停滞不前。美國推行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面臨的困難也大多來自于此。大家對從區域合作中獲益更加懷疑,對讓渡主權更加謹慎。今後有可能更不情願。歐盟國家主權已經讓渡出去較多,現在想回收一部分,故而顯得局勢變化很劇烈。

“自救”也可能成為安全領域新趨勢

《國際先驅導報》:“主權之争”對國際反恐合作有影響嗎?

閻學通:恐怖主義問題在延續,特别是在中東地區。但在今年國際社會對恐怖主義的關注程度不像前兩年那麼突出了。這是因為,其他安全問題的嚴重性在上升,正在超過人們對恐怖主義的關注。

另一方面,過去多年來進行的國際合作反恐沒有收到特别明顯的效果,所以現在大家對合作反恐的效率也有疑慮,到底是國際合作反恐還是自保更重要呢?比如,俄羅斯想在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問題上與美國合作,但是美國不願與俄羅斯合作。從這個角度看,不僅在經濟領域有國家要收回主權的趨勢,在安全領域也有各自為政的趨勢。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