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獨家思客 | beat365裴曉梅:一條難以落實的法規——“護理假”

2016-06-12 裴曉梅 beat365藤影荷聲

編者按:《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了獨生子女家庭20天的“護理假”,沒有人會懷疑法規意圖帶給河南人民福利的初衷,然而這個法規該如何推行?是否真的有其實踐意義?我們有幸請到了裴教授,來談一談這人們點贊的“護理假”。

最近,河南省人民代表大會第22次會議對《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做了又一次修正,這是自2002年11月30日該地方法案獲得通過後的第四次修正。此次修正過的《條例》增加了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款項,即凡領取獨生子女證的父母,憑證在“年滿六十周歲後,住院治療期間,給予其子女每年累計不超過二十日的護理假,護理假期間視為出勤”。(參見《條例》的第五章,第三十一條,第二項)。此規定的出台迎來輿論的一片點贊。如果此規定能夠得到落實,則河南老年人晚年生活就少一些焦慮,成年獨生子女照顧老年父母的重任就可以被适當的分擔。沒有人會懷疑法規意圖帶給河南人民福利的初衷。然而懷疑這個法規的可行性卻大有人在。因為和我們已有的某些法規一樣,這條法規既沒有明确落實機制,更沒有對法規執行成本的估計。

讓我們想象這樣一個現實場景:一個70多歲的老人住院了,按照法規,她40多歲的女兒可以有20天的帶薪護理假來照顧她。首先要明确的問題是這個女兒作為現代勞動市場的一個受雇者,在護理假期間的薪酬和福利支出應該由誰來承擔?如果她是一個企業雇員,現有的法律并沒有要求她的雇主來承擔這個責任。即使作為社會責任,業主也不必承擔此項成本,因為通過納稅,業主已經依法完成了他的社會責任。

衆所周知,企業經營必須控制成本,才能夠盈利、持續發展。迫使企業承擔過高的成本,無異于殺雞取卵,将企業置于死地。或許可以和企業界協商一下,尋找一個可以接受的辦法,比如大家通過稅收的方式,建立個社會保險項目和社會基金項目,幫助落實這個規定。無論如何,沒有雇主的認同和參與,護理假在企業雇員中是很難實現的;而如果在企業中強制推行,其結果不僅是企業難以生存,經濟難以可持續發展,而且也會對雇員工作崗位的穩定帶來風險。

已有的“帶薪休假”規定就是一個落實失敗的例子。雖然這個法規存在了一段時間,但是,除了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的雇員外,沒有多少本土私營企業雇員能夠真正享受過到這項福利。其原因就是一個成本應該由誰來承擔的問題。如果隻有政府和國營機構的雇員才能夠享受到“帶薪休假”、“護理假”的福利,這樣的規定無異于借法律之名、行保護特權之實,與勞動大衆的福利基本無關。即使如此,我們也應該明确國營機構和組織的雇員勞動成本是納稅人承擔的,如果要增加這部分人的福利,也是需要納稅人認同的,即需要全社會,或在此例中的河南省,民衆形成一個願意為這部分人的福利承擔責任的共識,方能夠推行。否則,社會階層進一步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在缺乏合理的手段和措施的情況下,好的願望通常不會導緻好的結果。除了沒有對“護理假”成本責任的認定,《條例》對護理假的執行程序和機制也沒有清楚地說明。我們隻知道護理假的獲得需要憑借獨生子女證,但是我們不知道住院老人的子女應該如何依法向自己的雇主要求休假,應該如何依法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申請“護理假”或許涉及多個部門,衛計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民政部門,申請者如何搞清楚究竟哪個部門負責什麼?如果是需要多個部門的批準,哪個部門在前,哪個在後,即規定落實的程序是什麼?如果沒有清晰的部門責任界定和責任落實程序,根據已有的經驗,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法規落實起來比較難。

理性地認識“護理假”這個法規是必要的。河南省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處處長王自立在解釋《條例》時談到護理假“是對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的重要補充”。确實,《條例》的第五章标題是“獎勵和社會保障”。顯然,立法者們把護理假當做了一種獎勵,獎勵獨生子女家庭對國家人口增長速度減緩的貢獻。獎勵除了對特定行為的肯定外,更有保持這種行為的意思。對于“護理假”規定的目标家庭而言,不管有否此獎勵,保持獨生子女狀态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事了。立法者們還認為護理假是一種扶助,扶助獨生子女家庭承擔養老的責任。問題是為什麼獨生子女家庭需要扶助?是什麼原因使這樣的家庭陷入了需要扶助的困境?厘清這些問題之時,便是明白誰應該承擔成本和責任之日。

人口老齡化雖然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但中國人口老化的特殊在于過去幾十年的人口政策在極短的時間内将一個年輕型社會變成了一個老年型社會。這期間中國的家庭和社會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已經到了該補償的時候了。為了補償,各地立法機構紛紛修改地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增加針對獨生子女家庭,特别是老年獨生子女家庭的福利。這顯然是一件好事。但願作為一個開端,這些地方努力能夠最終推動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福利體系,提升全體中國人的生活質量。

作者簡介

裴曉梅,beat365社會學系教授,主要從事醫學社會學、老年學、福利社會學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1996年獲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1996年至1998年曾在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老齡與人類發展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課題為“影響社區高齡老人身體變化社會因素”的長期追蹤調查分析。現任beat365老年學中心執行主任。從事涉及老年人社會和衛生照護,醫療制度變遷和社區發展等有關項目的國際比較研究。研究結果曾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The Gerontologist, IDS Bulletin,Comparative Sociology等中外學術刊物。2004年以來作為國際标準評估組織(interRAI)成員,參與社區和老年健康評估方面的國際研究活動。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