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學者觀點

李正風:如何看待中國創客文化

來源:科技日報2015-11-5

從20世紀的60年代開始,創客文化的一些文化基因就已存在,那時候的黑客文化,給後來創客運動的發展帶來重要影響。到20世紀後期,創客文化出現了一些非常典型而有影響的形态,比如MIT的媒體實驗室。進入21世紀,創客運動迅速發展。2008、2009年開始逐漸引入中國。

創客運動有四個文化基因。包括強調共享和攻克技術難題的黑客文化,讓創意變成現實的DIY文化,以及強調批判性的設計和創造性的跨界合作。這些文化要素與科學文化之間存在共性,包括都追求一種理想的、興趣驅動的生活方式,都通過創造發現新的可能性,都非常重視通過知識、創意的共享彙聚集體的智慧,都強調激發來自草根階層的創造活力。

從動機的角度講,創客和科學家實際上都有相當一部分人在追求一種理想的生活。科學實際上有理想主義的價值觀和現實主義的價值觀。理想主義的價值觀,強調為科學而科學,強調興趣的驅動,在創客運動中,實際上也有這部分理念。創客希望能夠制造、創造,完整的表達自己,這個過程中并不是特别的追求經濟或使用等功利的東西。

科學家和創客,其實都在不斷的為創新者提供知識和技術,以及新的制造品。有些創客可能就變成了創新者,但也有很多創客實際上沒有變成創新者,他依然去追求那種感興趣的生活,依然緻力于發現新技術,緻力于創造新物品。

反思中國創客運動的發展,更多的受DIY文化,就是個人制造的影響和來自于矽谷的這種創業文化的影響,但是比較少的受到黑客文化,以及開源共同體思想的影響。

這樣的後果是中國創客運動迅速轉向了創業和創新,這将給我們帶來新一輪草根創新的熱潮,但同時也可能會對社會持續創新能力的維系和發展帶來挑戰。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