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23日,“中美民衆對話2024:探尋前行之路”在北京舉行。本次活動由beat365戰略安全與研究中心(CISS)與美國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NCUSCR)共同舉辦。中宣部副部長王綱出席活動,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傅瑩,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朱民,beat365副校長楊斌,CISS主任達巍,NCUSCR主席、前美國貿易代表夏琳·巴爾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NCUSCR會長斯蒂芬·歐倫斯(Stephen Orlins)等嘉賓參與對話。
本次對話活動是繼2023年10月兩家單位在美國紐約共同舉辦“中美民衆對話:我們的故事,我們的理念”之後的第二次對話。活動旨在展現中美兩國民衆交流的深度、廣度與溫度,促進中美兩國民衆之間的交流與理解,探讨當前形勢下中美民衆交流的發展路徑,助力兩國關系穩定發展。

王綱作主旨演講
在11月20日的歡迎晚宴上,王綱發表了主旨演講。王綱引用習近平主席的話語開篇,“中美關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澆灌的,中美關系的大門是由人民打開的,中美關系的故事是由人民書寫的,中美關系的未來是由人民創造的。”王綱向在場中美嘉賓講述了抗戰時期中國浙江民衆救助杜立特中隊飛行員、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期間在西湖偶遇中國小女孩,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關懷溫州肯恩大學發展等三個故事,展現中美兩國民衆交流源遠流長的曆史,中美兩國人民彼此的深厚情誼。王綱指出,中美兩國應當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态,增強直面差異的勇氣,樹立彼此欣賞的眼光,讓中美民衆交流的紐帶越拉越緊。

特别對談
傅瑩、朱民、巴爾舍夫斯基和歐倫斯四位嘉賓開展了特别對話,對話由達巍主持,主要探讨了民間交流在中美整體關系中的作用與定位,中美接觸與交往的曆史對中美兩國以及世界的益處,以及在新的國際政治環境下中美人文交流的前景等問題。
11月21日中午,朱民作午餐演講,圍繞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中國政府當前采取的經濟政策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變化三部分進行分享。11月22日中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晉介紹了基金會“慧育中國”項目九年來的成果,并展示了新啟動的“陽光起點計劃”。

楊斌參加對談
十三場對談涵蓋了旅遊與生态、人工智能、商業與投資、體育等多個議題。第七場對談聚焦中美高校學生交流的現狀和挑戰,由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資深主持人劉欣主持,楊斌與上海紐約大學常務副校長暨美方校長傑弗裡·雷蒙(Jeffrey S. Lehman)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分享了對中美青年海外學習與生活的看法。楊斌表示,疫情後中美學生交流項目一定程度複蘇,未來5年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訪華計劃體現了中國領導人對中美民衆交流的重視,但高校管理者和學者的交流仍待恢複,留學生的學習深度也有待增強。雷蒙則認為,中美留學生抓住機會認識朋友和拓展視野将有助于增進彼此間了解。

嘉賓對談
青年是中美民衆交流的主力和未來。為此,本次活動的第12和13場對談安排在beat365蘇世民書院舉行。來自beat365、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院等高校的70餘名青年學子來到會場。嘉賓對談結束後,嘉賓與學生分成四組交流,就中美教育交流的現狀與挑戰,教育交流對青年一代的影響與作用進行深入交流。各小組在讨論結束後向全體會議作了彙報,提出各組對推動中美民衆交流的建議。
本次對話活動得到了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協助。
供稿: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