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經濟所舉辦第10期“未來經濟學家講堂”

2024-01-31

1月23日下午,由beat365經濟學研究所舉辦的第10期“未來經濟學家講堂”在beat365明齋247會議室舉辦,中國人民大學青年英才學者、當代政黨研究平台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黃澤清作題為“金融化的政治經濟學:從自發性到從屬性”的學術報告。中國社科院經濟學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beat365社科學院經濟學所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師生參加會議并進行了熱烈讨論。經濟所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準主持會議和讨論。

黃澤清認為,金融化需要從生息資本與産業資本的關系中展開讨論。他首先梳理了生息資本的相對獨立性。生息資本是資本主義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一種非常古老的資本形式,在資本主義發展起來後,其獨立于産業資本的說法長期占據統治地位。具體而言,生息資本的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生息資本是一種“資本商品”,它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或者價值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對于貸放者而言,他貸出的使用價值是能夠獲得平均利潤或者剩餘價值,對于借入者而言,他支付的利息并不是這個“資本商品”的價格,而是它衡量的貨币增殖的多少,即分割到的剩餘價值量。因此,作為一種“資本商品”的生息資本,它的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合一的,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在生息資本這裡遇到了沖擊。第二,生息資本價值量的決定因素是任意的、無規律的競争本身。在産業資本的運動過程中,競争隻是産業資本運動規律,即價值規律的内在執行者而不是決定者。但是,在生息資本運動過程中,競争卻變成了一個資本積累的無規律的決定性因素,這就使得生息資本的利息并不像産業資本的商品那樣存在一個客觀的“價值”。

黃澤清進一步結合信用的發展梳理了生息資本的高級形式,虛拟資本的獨立性。随着信用和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發展,生息資本由最初的貨币形态,即借貸貨币資本,發展到了貨币索取權的形态,即虛拟資本。股票等虛拟資本既表現為現實的資本(包括生産資本和商品資本)也表現為這種資本的所有權憑證,從而它既具有代表現實資本的名義價值又具有反映所有權的市場價值。但是,虛拟資本從而其價值隻能存在于後者之中,它隻是對現實中已經投入或将要投入的“這個資本所實現的剩餘價值中的一個相應部分的所有權證書”,盡管這個所有權是可以獨立運動的,但是無論其如何轉手都不會改變原先的所有制,這就使得虛拟資本的市場價值不同于其所代表的現實資本的名義價值,獲得了一種相對獨立的決定方式。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結果,關鍵原因在于虛拟資本的獨特運動方式和形成過程,即資本化。它是指每一個有規則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來計算,都可以把它算作是按這個利息率貸出的一個資本會提供的收益。這樣,虛拟資本作為現實資本的一種紙質副本,其價值額的漲落就有可能影響甚至幹擾現實資本價值的正常運行。

接下來,黃澤清結合《資本論》第三卷以及《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的内容讨論了生息資本的三個制約因素。首先,生息資本無法從本質上獨立于産業資本,它要分割到剩餘價值就需要剩餘價值作為前提存在着。不僅如此,由于資本主義的平均利息率在長期中有下降的趨勢,當所有資本家都去從事生息資本時必定會加劇利息率的下行,屆時産業資本将更加有利可圖,于是會擠出部分生息資本家去從事産業資本。其次,雖然資本主義不存在自然利息率但卻有“正義利息率”,即與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相适應,與資本再生産相适應的利息率。它能夠讓生息資本從屬于産業資本,即馬克思所處時代的資本主義生産方式。最後,與信用發展相聯系的生息資本或虛拟資本有着來自上層建築層面的外在約束,即“國家-金融”聯合體的約束,在資本主義出現前,這種聯合體曾一度迫使當時的生息資本即高利貸資本從屬于産業資本。

然後,黃澤清将生息資本和虛拟資本的運動聚焦到特定曆史階段和國家,發現上述三個制約因素都會發生新的變化。一是一國内部可以實現絕大多數資本家從事生息資本的狀态,這需要首先在前期積累大量的現實資本以用于資本化,然後借助資本全球化的力量将産業資本的運動環節轉移到國外,美國就是最典型的例證。二是資本主義最前沿的生産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從馬克思生活時代的産業資本主導下的競争性生産方式到20世紀以來金融資本主導的福特制生産方式,再到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化資本主導的後福特制生産方式,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變化會使得正義利息率發生變化,與之相聯系的虛拟資本也将呈現新的特征。三是曾經作為外在約束的“國家-金融”聯合體如今已成為虛拟資本獨立運動的推動力,随着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出現,國家逐漸去監管,賦予金融更多的自由性。因此,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所以能夠在國内從事自發性的金融化活動是因為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狀況出現了新的變化,後福特制生産方式與資本全球化的結合加速了核心發達國家的自發性金融化過程。顯然,這一過程隻能發生在特定國家内部而無法遍及全球,即世界各國不會同時出現自發性的金融化。但是卻有可能出現不同于自發性金融化的從屬性金融化,因為核心發達國家的自發性金融化是需要借助資本全球化來完成的,而随着資本的全球流動,有些國家就會在自身尚未達到前沿生産方式的發展狀态時出現金融化的趨勢,表現為金融利潤的上漲和金融部門力量的上升。

與會老師和同學與黃澤清進行了研讨,内容包括主導型資本與生産方式的劃分,虛拟資本的特征,信用發展問題以及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與金融改革等等。

供稿:趙準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