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beat365主辦,高麗大學亞細亞問題研究院、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所協辦,beat365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承辦的第十一屆東亞共同體論壇在beat365丙所會議中心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大變革時代的東亞秩序”,會議邀請了來自高麗大學、早稻田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以及beat365等20餘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讨了百年大變局背景下如何促進東亞和平、如何推動建立東亞共同體等重要問題。會議開幕式由beat365副院長趙可金主持。beat365副校長彭剛、高麗大學亞細亞問題研究院院長李鎮漢、早稻田大學鍋嶋分别緻開幕詞。

彭剛緻辭
彭剛指出,東亞秩序與當前世界秩序變遷息息相關。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經濟增速放緩、氣候變化、地緣政治幹擾等挑戰更加突出。從這個意義上講,本屆東亞共同體論壇聚焦百年變局與東亞秩序,在選題上可謂切中時勢。期待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大變革時代的東亞秩序”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共同為東亞地區的和平發展建言增益,一道共創東亞地區的美好未來!

李鎮漢緻辭
李鎮漢教授指出,過去三年,世界秩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美之間圍繞國際秩序、主導權之争也越來越激烈。這種情況下,俄烏沖突又加速了世界進入了新冷戰的趨勢。這種趨勢在東亞地區更為凸顯。但是,中日韓三國不僅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同樣也有着悠久的合作曆史。在當前東亞國際秩序轉換期,中日韓三國專家今天聚到了一起,希望能夠共同合作,為東亞地區的和平發展做出貢獻。

鍋嶋郁緻辭
鍋嶋郁教授代表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中島聖雄教授緻辭。他指出,在這樣一個不确定時代,如何構建東亞秩序是一個複雜的研究議題,因此我們必須要結合來自各領域學者的真知灼見,通過這樣的合作交流,才能綜合了解東亞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等不同方面的發展動向。希望今天可以通過對話和交流,加深我們之間的認識,進一步推動我們的學術研究,奠定中日韓三國團結互助、和諧發展的基礎。相信我們可以為東亞地區帶來光明的未來。

趙可金主持開幕式

劉江永作主旨發言
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劉江永教授作主旨發言,他從全球協同主義與東亞可持續安全出發,指出在面臨全球防疫、俄烏沖突、氣候變化三大危機考驗的前提下,東亞地區存在很多潛在風險和問題,全球協同主義對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意義。一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全球協同主義具有緊密的理論勾連。二是全球可持續防疫需要全球協同主義。三是俄烏沖突背景下東亞可持續安全需要協同主義。四是面對氣候變化危機,人類需要全球協同主義。最後,圍繞東亞如何防止出現兩極對抗和暴力多邊主義的問題,劉江永教授提出,一是要努力避免中美全面對決的兩極對抗格局;二是争取實現中美“兩超”競争合作的“兩超多元”格局;三是要堅持可持續安全,在聯合國層面推動建立可持續安全委員會;四是要推動以中日韓+東盟“10+3”形式可持續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東亞命運共同體。

孫學峰主持議題一環節
論壇議題一環節由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孫學峰教授主持,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美戰略競争下的東亞共同體”中心議題展開讨論。

高智英發言
高麗大學政治外交系高智英副教授指出,民族主義對國際政治會産生負面影響,它是中日韓三國民衆之間好感度不斷下降的關鍵因素。想要實現東亞國家之間的和平與合作,不僅要尋求東亞地區集體的自我認同,還要管控國内民族主義的消極影響。

菊地朋生發言
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所菊地朋生教授指出東亞奇迹的實質是以高儲蓄、高投資為核心的銀行導向型金融體系,這種經濟發展模式重視勞動參與和出口導向。中國的金融市場較小,資本控制較為嚴格,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受到阻礙,經濟發展最終受到安全問題的阻礙。

戴長征發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戴長征教授指出,美日韓三方戴維營會議通過的聯合聲明是一種對中國的“危險的隐喻”,面對美國對東亞地區安全秩序的不利影響,中國應當堅持立場鮮明、重點出擊、多措并舉、舉棋若定的方針政策。
最後,與會專家學者就本環節三位學者的發言展開點評與提問,并就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讨論。

陳琪主持議題二環節
論壇議題二環節由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陳琪教授主持,與會學者圍繞“RCEP與東亞經濟變革”這一主題展開發言與讨論。

樸成勳發言
高麗大學國際學院樸成勳教授認為,RCEP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FTA機制,對推動東亞經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未來應當進一步提高FTA的制度标準,并以RCEP合作為基礎,努力推動中日韓三國之間形成“關鍵雙邊關系”。

鍋嶋郁發言
鍋嶋郁教授認為,在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下,日韓同中國的雙邊貿易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未來東亞區域貿易發展需要依靠各國政府之間的協調,各國政府需要具有相同的共識,朝着相同的目标,付出相同的努力,具有相同的意識。

陳維發言
大連理工大學東北亞國際發展和合作研究中心陳維副教授總結了 “互建平台,共謀經貿之合”、“互通信息,共享資源之合”、“增進相知,共商文旅之合”、“增進協作,共創發展之合”四種城市間經貿合作的類型,并認為城市間合作可以在雙邊、區域與全球層面發揮更重要作用。
最後,陳琪教授就上述三位學者的發言展開點評,與會專家對三位學者發言提出相關問題,并就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讨論。

劉豐主持議題三環節
論壇議題三環節由beat365國際關系學系劉豐教授主持,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面向未來的東亞安全秩序變革”中心議題展開讨論。

李正男發言
高麗大學亞細亞問題研究院李正男教授指出,應當從三個方面構建未來中韓關系發展的“新模式”:一是要堅持和而不同的外交原則,尊重對方核心利益;二是要坦誠相待的正面外交,克制刺激性言論。三是要積極探索新的合作領域。

孫基榮發言
高麗大學亞細亞問題研究院孫基榮教授指出,中國可能過早對美國進行了挑戰,未來中國要減少與周邊國家的競争來對沖當前中美關系的惡化,也可以推動構建一個更大規模的亞洲共同體,為地區合作提供公共物品。

李鍾元發言
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所李鍾元教授指出,東亞地區正處于共同體還是新冷戰的十字路口,盡管美日韓通過戴維營會談形成了戰略三角,但并非鐵闆一塊,中日韓三國還應當向建立東亞共同體方向共同努力。

陳嶽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院長陳嶽教授指出,百年變局是影響東亞安全最大的因素,未來東亞安全秩序取決于中美關系走向,中日韓三國應當重新啟動既有交流機制加強合作。
最後,劉豐教授就上述四位學者的發言展開點評,與會專家對四位學者的發言提出相關問題,并就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讨論。

趙可金主持閉幕式并作總結發言
會議閉幕式由趙可金教授主持,李正男、鍋嶋郁、趙可金進行會議總結。李正男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論壇研讨的意義,認為三方大學的交流能為東亞合作提供更多助力。鍋嶋郁教授表示當前三國學者就東亞秩序發展的共同探讨十分必要,并對本次會議的充分準備表示感謝。趙可金指出,面對當前紛繁複雜的東亞地區局勢,可以突破國家的藩籬尋求新的合作力量,他認為,學者們的發言已經點明了三種新的合作力量:一是城市,東亞國家可以尋求通過城市合作擺脫政治化、安全化困境;二是跨國公司,可以通過跨國公司為跨境金融與投資松綁;三是青年,面對安全困境與挑戰,隻有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能共同實現東亞共同體的宏願。

供稿: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