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李幫喜、何曉斌主講社科學院教師學術報告會第二講

2023-06-25

6月21日下午,2023年社科學院教師學術報告會第二講在逸夫館從遊空間開講。兩位青年教師李幫喜和何曉斌為大家分别做題為“實體經濟非均衡發展與經濟虛拟化:理論框架與指标構建”和“從市場轉型到社會轉型:不平衡問題的理論命題與實證檢驗”的精彩報告。院長彭凱平、院黨委書記歐陽沁,以及學院教師、博士後、職工等30餘人參加。報告會由院黨委副書記李颍主持。

彭凱平、歐陽沁對兩位老師表示祝賀

彭凱平在緻辭中肯定了學院定期舉辦學術報告會,促進教師學術交流和分享的優秀傳統。他特别感謝了李幫喜和何曉斌在教書育人、學術研究和學生思政工作等方面為學院做出的貢獻,肯定他們是清華又紅又專的突出代表,是傳承學院“社會情懷,科學精神”的典範。兩位青年教師剛剛入選了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彭凱平和歐陽沁一起向兩位老師表達了祝賀,鼓勵兩位老師繼續踐行清華精神,傳承社科文化,為社會科學的“清華學派”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李幫喜做報告

在報告會上,李幫喜提出了基于資本循環理論的實體—虛拟三部類分析框架;分析了虛拟資本與生産部類、消費部類的影響機制與互動關系,給出了對應的量化工具與指标體系;通過國際比較,探讨了我國經濟是否存在虛拟化傾向、虛拟經濟服務實體經濟是否充分和平衡等問題。

何曉斌做報告

何曉斌利用二元邏輯斯特回歸、OLS線性回歸、有序等級邏輯斯特回歸三種統計模型,對社會轉型過程中的機會不平等命題、社會轉型的市場效應命題、社會轉型的失衡命題三個理論命題做了實證檢驗分析,厘清了社會轉型和市場轉型内涵的區别,并闡述了社會轉型和市場轉型相互作用的關系,證實了适度平衡的社會轉型才能實現最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果。

李颍主持

報告結束後,李幫喜老師、何曉斌老師和與會師生就資本在實體經濟與虛拟經濟中發揮的作用、社會轉型過程與主體等問題進行了讨論和交流。

社科學院自2017年起舉辦教師系列學術報告會,這是社科學院學術制度建設的重要方面,旨在搭建學術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促進跨學科、跨專業的學術探索和交流,擴大社科學院的學術影響力,塑造優良的學術傳統。

報告會現場

兩位主講人簡介:

李幫喜,beat365經濟學研究所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beat365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副院長,全國綜合大學《資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投入産出學會理事、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政治經濟學季刊》執行主編,Journal of Digital Economy 副主編,《清華・政治經濟學研究叢書》第一主編。研究領域為數理馬克思經濟學,中國經濟。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Monthly Review,《季刊経済理論》(日文)等國内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其中21篇(次)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等轉載。出版中、英、日文專著3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beat365文科領軍人才專項等項目多項。榮獲第九屆日本經濟理論學會青年獎(2018)、第五屆劉詩白經濟學獎(2020)和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論文獎二等獎(2020)。

何曉斌,beat365社會學系長聘副教授,縣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斯坦福大學統計學碩士和社會學博士。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社會轉型與社會治理,經濟與組織社會學等。他目前已經在中英文期刊上發表論文70多篇,專著兩本。他的論文發表于《社會學研究》,《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社會》,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等國内外優秀期刊上,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其他課題10餘項。他目前的研究課題涉及組織的社區邏輯,返鄉創業的社會影響等。


供稿:曹靜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