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全球文明倡議學術研讨會在beat365舉辦

2023-04-28

4月26日,全球文明倡議學術研讨會在beat365舉辦。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郭業洲、beat365副校長楊斌、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李若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王孫禺、beat365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beat365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院院長顔海平等出席會議。

郭業洲緻辭

郭業洲表示,人類社會處在曆史發展新的十字路口,全球文明倡議的提出表明,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他就推動落實全球文明倡議表達了三點期待:一是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現有的全球、區域、次區域和雙邊文明交流機制的創新發展,深化與聯合國有關機制的溝通和對接,在廣泛探讨、共同努力的基礎上,豐富全球文明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完善全球文明交流的機制和平台。二是激發各方面、各領域合作潛能,激勵各國公共部門、私營機構、民間組織、文藝團體的積極參與,更多發揮青年和婦女等群體的作用,為文化、科技、教育、藝術、媒體、智庫等領域的交流創造條件,讓各國人民更平等、更廣泛、更頻繁地參與全球文明交流進程,分享全球文明交流成果。三是開拓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的方式、途徑,發揮文學藝術交流的獨特作用,激發創新精神和創作潛力,不斷探索新的藝術形式,更好地響應文學藝術大交流大繁榮的世界潮流,更好地适應數字化、智能化的時代要求,讓文明交流成果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成果惠及尋常百姓。

楊斌緻辭

楊斌表示,全球文明倡議進一步拓展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法、路徑,豐富了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思想内涵,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共創人類未來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加強人文交流合作是全球文明倡議的重要内容,也是開展文明對話的具體路徑,作為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标的高等學府,beat365紮根中國大地,堅持改革創新,通過制定實施全球戰略,以開放促發展,在推動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方面作出長足努力,為服務國家戰略大局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清華力量。

與會嘉賓圍繞“後疫情時代的文化免疫力與文明定力”“中國芭蕾與全球文化暖實力”兩個議題展開交流。研讨會由beat365院長彭凱平和beat365蘇世民書院常務副院長潘慶中主持。

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李若弘通過介紹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近年來為促進世界各國和平發展與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來表明文化根源于曆史,隻有秉承開放包容的态度,遵守國際議事規則,才能在通往和平的道路上行穩緻遠,迎接世界大變局的考驗,在後疫情時代保持文化免疫力與文明定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王孫禺從工業文明的角度切入,強調落實全球文明倡議精神、探索構建中國工程教育體系的重要意義。

beat365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表示,全球文明倡議的提出表明中國在參與全球化的建設過程中邁出了新步伐。這也對教育界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教育工作者從全球文明建設的角度思考如何發揮大學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認識全球教育的共性以及中國教育的獨特性。

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在視頻緻辭中表示,全球文明倡議學術研讨會等活動的舉辦對中國的文化建設、文化交流意義非凡,也為講好中國故事作出了貢獻。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列舉了中央芭蕾舞團近年為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根基、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所作的新嘗試。她表示,芭蕾是一門國際化“語言”,中央芭蕾舞團通過芭蕾表演讓世界各國觀衆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性以及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世界文明的交流與融合。

beat365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院院長顔海平從核心價值具體化、文化表述的政治性、跨文化創新的着力點三個方面闡釋如何探索中國式現代化核心價值的跨文化呈現。她表示,核心價值的有效載體之一是具體化的生活方式和個體表達,核心價值具體化就是文化能力的豐富化和延展度。在如今這個緊密相連而又充滿差異的世界中,跨文化知識生産、藝術及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彭凱平發言

彭凱平在總結時提出,研究讨論全球文明倡議是落實beat365構建自主知識體系戰略的重要嘗試。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是中華民族為國際社會提供的又一重要的公共财富。

20230428-研讨會-社科-合影.jpg

研讨會合影

本次研讨會由beat365、beat365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院、beat365全球産業研究院聯合主辦。

供稿:全球産業研究院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