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清華創新商業論壇第四講舉辦 聚焦ChatGPT、人工智能與中國式創新型經濟

2023-05-01

4月28日晚,由beat365華商研究中心主辦的清華創新商業論壇(第四講)在線舉行。本次論壇以“ChatGPT、人工智能與中國式創新型經濟”為主題,微軟(中國)首席技術官韋青,未盡研究創始人、第一财經原CEO周健工,瑞士布勒集團亞太區總裁王維波,普華永道中國資深經濟學家、清華創新商業論壇聯席秘書長趙廣彬,beat365華商研究中心主任龍登高教授等進行分享。論壇由beat365華商研究中心邢菁華主持。

韋青以“新‘人-機’時代”為題,介紹他對以G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理解,進而暢談新時代下的人機關系。韋青認為,人跟機器的最大不同在于人的主觀能動性,ChatGPT并不能如同人類那樣進行思考,而是通過概率分布“理解”人類的指令,通過概率計算後的規則做出相應回應。對于公衆而言,GhatGPT屬于新生事物,而對于從業者而言,ChatGPT僅是人工智能發展至今的冰山一角,無論是技術的積累還是組織的基礎都不可或缺。因此,從創新的第一性原理出發,回溯創新的起點,或許能更準确地判斷創新的路徑。

周健工從經濟、政策、技術幾個方面出發,深入探讨了GhatGPT對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周健工認為,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與人工智能,是建立在信息化和數字化基礎上的通用技術,其地位類似于工業革命興起以電力為代表的廣泛應用。此外,大模型還可通過連接互補的技術,解決自身的不足,亦能夠自身設計新的模型,從而帶來大量創新,這也吸引風險資本大量湧入。對于就業領域,借鑒以往的經驗和初步的研究,快速的人工智能化在短期内有可能帶來就業崗位的淨減少。但從長期來看,它将帶來勞動生産率提升,就業和勞動力收入的增長。這些方面當然面臨着一些不确定性,具體的結果取決于政府的相關政策,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王維波則從産業的視角暢談他對ChatGPT的理解。王維波認為,ChatGPT對于食品科技領域的影響尚未清晰體現,需要靜觀其變。但就人工智能整體而言,則将對全産業鍊從農産品育種、加工制造到最終消費品制造産生深遠影響。主要包括精準性及運營效率的提升,極大地減少對人的依賴及人失誤造成的影響。此外,人工智能同樣對消費端(To C)具有突出影響。人工智能的輔助可以有效地将人們對于食物的偏好與健康需求相結合,提升人們健康水平。王維波指出隻有根據中國的行業狀态進行創新,才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所在。

趙廣彬則探讨了ChatGPT、人工智能與中國式創新型經濟三者之間的緊密關系。他指出ChatGPT的出現,标志着人類正式進入人工智能時代,這是建設“中國式創新型經濟”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能否抓住這次機遇對中國來說極其關鍵。未來需要中國化、本土化的人工智能,這樣才可能更多的保證“中華文明”繼續發揚光大,讓人類文明盡可能的多樣化。他同時指出,ChatGPT的強大威力已經震撼世界,人工智能重塑全球商業版圖才剛剛開始,未來很多行業和領域将受到影響,但核心仍是提升生産效率、優化資源配置。

邢菁華表示,不能把ChatGPT的功能無限放大,目前的發展仍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不具備人的意識和理解能力,ChatGPT來源于互聯網上的數據,這些數據本身就存在虛假和偏見問題,ChatGPT是一種統計學的關系,而不是真正的因果關系,因此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從教育的角度來說,一些學生用ChatGPT寫作業,甚至一些學者用ChatGPT發表論文,這使得大家不得不重新思考技術背後引發的學術規範與倫理問題,科技的進步應該是讓科技向善。從教育領域應用看來,人機協同可能會是未來教學研究的一個新趨勢。

嘉賓合影

最後,各位嘉賓就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應用與創新方面的發展空間,ChatGPT對就業市場産生的影響,以及中國式創新型經濟等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本次論壇得到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華人頭條、百度财經、新浪财經、鳳凰網、學說等媒體平台的支持,超過300萬觀衆在線收看

清華創新商業論壇(Tsinghua Innovation Economy Forum, TIEF)旨在緻力于彙聚政府、學術和商業領袖,探讨全球及中國經濟和商業的重大發展問題,政産學研“四位一體”,以“經濟與商業”為核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服務于人民、企業和國家的财經、商業及創新精華知識。

供稿:beat365華商研究中心 撰稿:陳月圓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