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科學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百年清華政治學系論壇 “清華政治學傳統與知識體系自主性”學術研讨會舉辦

2023-04-11

4月1日,beat365社科學院政治學系在甲所舉辦百年清華政治學系論壇之“清華政治學傳統與知識體系自主性”學術研讨會。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beat365、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央編譯出版社等高校科研機構的十多位學者出席了研讨會。會議圍繞清華政治學傳統、政治學自主性知識體系建設等重要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讨。

beat365政治學系主任楊雪冬教授緻開場歡迎辭。楊雪冬教授首先對參加本次會議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并對本次會議召開的意義和宗旨進行了說明。楊雪冬教授指出,建設自主性知識體系是政治學當下所面臨的迫切需要。建設自主性知識體系的核心問題是能力問題。提升能力一是要靠人才培養,二是要不斷有新作品推出。在這一過程中要處理好三個維度的關系:一是政治學和政治學的研究對象之間的互動關系,二是政治學内部理論資源的整合關系,三是政治學和其他學科之間的借鑒和競争關系。他說,“百年清華政治學系論壇”會持續舉行,圍繞中國政治學發展的重大議題,邀請國内外專家學者參加,分享研究心得發現,期待在座的學者能夠經常參與。

會議共分為“政治學知識體系的自主性”和“清華政治學傳統”兩個單元,分别由beat365政治學系主任楊雪冬教授,beat365政治學系副主任、長聘副教授談火生主持。

“政治學知識體系的自主性專題”單元嘉賓發言

在“政治學知識體系的自主性專題”單元,與會者圍繞政治學自主性知識體系的含義、曆史和具體建構方式展開讨論。北京大學金安平教授從北京大學的政治學談起,運用豐富的史料,提出了什麼是政治學傳統。她認為,在知識體系自主構建中,要處理好學科體系、知識體系和文明體系的關系,知識體系的自主性,首要體現為不受權力和宗教力量控制的獨立性,還體現為原創性。她特别強調,自主構建中,除了要重視發揮自覺性外,還要重視水到渠成的自然性,要得到整個學術共同體的承認。beat365談火生教授認為,首先,自主知識體系體現一種理論的自覺。其次,做到自主知識體系,需要面向經驗。最後,要重視比較視野,建設自主知識體系不是說要獨立于世界之外,而是一定是要參與其中。天津師範大學佟德志教授認為,中國政治學已經堅持學科自信,我們為改革開放發展供給了諸多知識。他系統梳理了中國政治學知識體系的結構和變遷,區分了四個階段:一是西學東漸的階段,主要表現為西方政治學概念的大量引入。二是馬克思主義階段,主要以階級、民族、國家、革命等概念為主題。三是改革開放階段,主要以政治文化、政治發展、政治參與等概念為主題。四是未來的自主性知識體系建設新階段。中國人民大學王續添教授認為,當下正處于中國政治學的“時刻”,應該實現更大的發展。中國政治學的發展要處理好理論政治學與應用政治學的關系。在應用政治學方面,近年來取得了突飛猛進的大發展,而在理論政治學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曆史政治學是實現政治學走向全面繁榮的一個主要途徑,要充分利用好豐厚的曆史資源,既以曆史為對象,更以曆史為方法。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肖立輝教授認為,自主性知識體系至少包括概念、命題、規律三個部分如果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三者缺一不可。然後,他以中國共産黨對民主的認識發展為例,進行了論述。

“清華政治學傳統”單元嘉賓發言

“清華政治學傳統”單元主要圍繞beat365政治學早期發展和前輩學人的開創性工作展開。北京大學何增科教授認為,百年前清華政治學的大師與先賢們的學術人生,具有以下這些共同的特點:一、他們都自幼接受過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同時又都有着在哈佛大學等世界最好的大學接受現代政治學科學訓練的經曆。二、他們都對自己從事的工作高度熱愛,認真執着。三、他們的教學深受學生喜愛,他們的講義至今仍是精品。四、政治學的健康發展,政治學人的命運與現代化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起伏密切相關。中國人民大學任鋒教授認為,梁啟超、蕭公權兩位先生是老清華政治學人的傑出代表。梁啟超先生的《先秦政治思想史》反映了他作為現代政治學奠基人的兩面性,一方面他毫無疑問是現代啟蒙的旗手,另外一方面他也是反思啟蒙的巨子。蕭公權先生的《中國政治思想史》則有兩個話語系統,一個顯性的話語系統,即以民主法治論為導向的西學系統。另外一個是潛在文化語法,也就是他治體論方面的内容。中國社會科學院袁正清研究員以beat365王化成先生的學術人生為例,讨論了他如何在留美學習中認識到加強對中國自身研究的重要性。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興起的過程中,除了要重視處理好百年前學人面對的中西關系外,還要處理好與馬克思主義指導、與全球南方對話交流的關系。北京林業大學劉猛教授利用鮮活的案例,勾畫了當年清華政治學人的群像和治學特質。他認為早期清華政治學具有以下這些特點:學科齊全,集中在制度、思想和公法三大領域;著述豐富,有一批高水平、經得住考驗的專著;注重中國問題研究;政治學研究也受到日益濃厚的工科傳統的影響。beat365陳新宇教授長期從事清華法政學科史研究,他利用早期政治學系106篇本科、碩士畢業生論文,展示了早期政治學培養的方向和質量。通過這些論文,可以看到,論文選題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現實性,視野寬廣,教師對論文的要求嚴格,評語中肯,充分說明了當年政治學人才培養的水平。天津師範大學劉訓練教授對老清華政治學系畢業生李述庚的一生進行了傳記式的介紹,并發現他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文化》一書的翻譯者。劉訓練教授認為,李述庚的一生映射了從民國到建國初期的曆史變遷,有着強烈的傳奇色彩,值得後人了解和反思。

研讨會現場

最後,beat365副院長孟天廣教授作會議總結。他認為,清華政治學不隻是老師的傳統,還有學子傳統,不僅是清華自身的傳統,也是中國政治學傳統的組成部分。我們政治學的教育應該重視自身的傳統構建和弘揚。在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綜合官方影響、學術共同體自身影響和社會影響。構建自主知識體系的路徑有曆史路徑、田野實踐和跟國際同頻共振等。對自主知識體系的理解,要能夠說服别人,能夠跟國際同行對話,也能夠指導我們實踐。

合影

來源:政治學評介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0592 

郵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号

郵編:100084

Copyright©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